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行为确证与自我实现预言(如果海南连续14天没有新增病例,会不会解除一级预警)

如果海南连续14天没有新增病例,会不会解除一级预警

海南岛对内可以解除限制,该开学开学,该上班上班!但是对外不行,进岛的一律集中隔离14天以上,这样应该就差不多了

人类什么时候才能消灭冠状病毒

问题:人类什么时候才能消灭冠状病毒?

时空通讯的观点是:人类永远也消灭不了冠状病毒。

我这样说绝不是信口开河,弄清了病毒以及冠状病毒的来龙去脉,你就会和我一样有这样的认识了。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病毒世界,探索一下这个大家族的黑暗奥秘。

先说说病毒是个啥玩意。

病毒是一个跳出三域外,不在四界中的存在。何谓三域外?就是细菌域、古细菌域、真核生物域;何谓四界中?就是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在囊括生物学的三域四界中,都没有病毒的身影,那么病毒属于生物界还是非生物界呢?

它就是个怪胎,既不属于生物界,也不属于非生物界。在一些魔幻作品中,魔就是天地人三界外的一种存在,因此,魔既非人,也非神,又非鬼。这样在人鬼神所存在的三界,各种规则神器都对魔失去了作用,魔界就无法无天极难对付。病毒就有点像这个魔界的玩意,既不属于生物界或非生物界,又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生物最典型的特征是能够自我复制和遗传,且不断变异和进化,病毒也有这方面特性,也像生物一样带有隐藏遗传密码的DNA或RNA。所不同的是生物的DNA和RNA是细胞的核心组成,不仅仅是担负着保管遗传密码的功能,还与细胞中的各种物质相互作用,让细胞能够健康的新陈代谢。

而病毒DNA或RNA只是一个片段,没有自我生存能力,却有复制转录自己的能力,也就是遗传繁殖能力。病毒的DNA或RN段在没有营养来源时,只是一个大分子或一具“尸骸”,一旦遇到适合的生物细胞,它就借尸还魂表现出贪婪的活性。

适合某种病毒“借尸还魂”的细胞就叫“宿主”细胞。

病毒就是依靠宿主细胞来生存和繁殖,不断贪婪的吸食细胞养分重新组装复制自己,在很短时间内繁殖出大量的自己,从而撑破宿主细胞,向更多的健康细胞蔓延。

当宿主大量的健康细胞被病毒消灭后,宿主只有无可奈何地死去。没有了宿主营养的滋润,这些病毒也会同归于尽。

病毒很小,小的只有几十纳米,大的也就一两百纳米,1个纳米是10亿分之一米。对于这种极小的玩意,只有几十上百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得窥其真容,人类对其防不胜防。而病毒几乎存在于世界每一个角落,在你身边和周围,随便用手一摸,就有亿万个病毒与你的皮肤交换,即便是无菌室里也无法避免病毒的存在。

据估计,全球病毒种类不下亿种,已知的病毒已有数百万种,寄生于动植物真菌类的病毒就有170多万种,以哺乳动物为宿主的有32万种,以人类为宿主的病毒已知有5千余种。

因此,说病毒是生物界的天敌或大敌一点也不夸张,人类与病毒的斗争最终鹿死谁手很难预料。

再说说病毒里面的分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总称,是病毒的一个分支。截至目前研究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如人、鼠、猪、猫、犬、狼、鸡、牛、禽类等,也就是说,这些动物是冠状病毒的宿主。冠状病毒的毒株大约发现了16种,其中感染人类的有7种。

最早的冠状病毒是1937年从鸡身上分离出来,1965年,分离出了第一株人的冠状病毒,这种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外膜上有明显的棒状粒子突起,看起来有点像中世纪欧洲帝王的王冠,由此被命名为“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在病毒中属中等个头,直径大约在80~120nm之间。现在发现以人类为宿主的7种冠状病毒为:HCoV-229E、HCoV-OC43、HCoV-NL63、HCoV-HKU1、SARS-CoV、MERS-CoV、SARS-CoV-2。

在这7个病毒毒株中,前四个病毒只是会造成人的普通感冒症状,全球有10~30%的上呼吸道感染由这几种病毒引起。因此这几种病毒传播影响面很大,但一般不会导致死亡,危害相对较小,世界卫生组织没有感染人数和死亡的统计。

SARS-CoV病毒,就是导致2002年11月~2003年7月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元凶,这次又叫非典型性肺炎,俗称“SARS”或“非典”。这次流行临床病例全球报告总数为8096例,死亡774例,死亡率高达9.6%。

MERS-CoV病毒又叫“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后与“非典”差不多,但死亡率更高。此病流行源于沙特阿拉伯,且80%病例在沙特阿拉伯,自2012年起,此病波及中东、亚洲、欧洲27个国家和地区,死亡率高达35%,但感染人数截止2015年,只有138例。

现在着重说说“病毒”。

所谓“病毒”全称“病毒”,就是目前发现危害人类的7大冠状病毒毒株的最后一种,叫SARS-CoV-2毒株。世卫组织把这种病毒引起的病症叫2019-nCoV,俗称肺炎。人感染了这种病毒后常见体征为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肾衰竭,甚至死亡。

此次最大的特点就是高传染性和高隐蔽性,截止到现在(今天为2021年1月24日),全球感染范围达到221个国家和地区,总确诊人数达到9873.4万,死亡人数已经达到211.5万,死亡率达到2.14%。看起来似乎比“非典”和“中东呼吸综合症”死亡率要低,但传播范围和感染人群的数量和速度,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对人类生命的威胁和经济社会影响远远大于前面两种冠状病毒。

迄今为止,无论是哪种冠状病毒导致的疾病,都没有特效药。这是因为病毒太小,其寄生于人体健康细胞中,免疫系统很难发现和抵抗,药物如果要杀死这些病毒,健康细胞也将受损,因此作用有限。而且冠状病毒每一个毒株都会变异变种,以对抗药物和人体免疫力的扑杀。

人类应对病毒的主要方法。

环境中的病毒是很容易消灭的,只要消毒或高温就可以很容易杀死。但人体里的病毒就很难了,由于没有特效药,人类目前应对冠状病毒的主要手段是研制疫苗和阻断传播渠道。

疫苗的机制主要是降低病毒毒性,通过给人接种这种低毒性的疫苗,让人体免疫机制先来一次应对这种病毒的演习,从而提升人类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的辨识能力和扑杀能力,通俗的说法就是产生了对这种病毒的抗体,就能依靠机体自身免疫系统扑灭来犯的病毒。

阻断传播渠道就是根据病毒特性,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这样就可以采取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接触距离、期间尽量不聚集、不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尽量不接触野生动物、适度锻炼保持室内通风等措施,就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传播和受感染机会。

对已经感染了病毒的患者,一定要进行隔离和流行病学调查,避免传播面的扩大。治疗则主要采取隔离和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积极预防并发症,并且注重治疗基础病,预防继发感染,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如上呼吸机等。

由于采取措施得当,一些国家得到良好控制,如我们的来得早来的凶猛,由于采取了及其严格的阻断措施,很快得到控制,迄今确诊病例为99931例,累计死亡为4810例;而总人口只占人口23.7%的美国,由于控制不力,迄今确诊病例则达到2489.13万例,死亡人数达41.55万例。

病毒还在不断的变种。

生物体内DNA和RNA,是完整的双链结构,在复制过程中会相互监督,一旦出现错误会及时发现和修补,因此遗传特性相对较稳定,变异机会较少;而病毒的DNA和RNA只是单个残片,分别只呈现单链结构,因此在复制过程出错率很高,且没有纠错机制,这样突变率就很高,很容易产生新个体。

这就是病毒为什么变异很快很多的原因。

肺炎流行刚开始没多久的2020年2月初,病毒就出现了D614G突变,随后这个变种逐渐取代了最初发现的毒株;同年8~9月,丹麦发现了与水貂相关的新毒株,被命名为“Cluster 5”;10月挪威卫生机构证实发现一种传播力更强的新变种;12月14日,英国向世卫组织报告了一种命名为”VOC-202012/01“的病毒变体;12月18日,南非发现一种命名为“501Y.V2”的毒株变体;12月23日,英国又发现传染性更强的变异病毒;1月14日和1月15日,英国和巴西病毒学家们又分别发现变种。

病毒毒株的变种依然在继续,这些病毒就像与人类在玩着捉迷藏游戏,但这个游戏是真刀真枪地在干着。因此病毒依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尤其在欧美、印度、巴西等国家和地区,依然泛滥严重,且一些输入病例反过来又威胁着,何时能够扑灭这场,解决人类百年未遇的大危机,尚难预料。

病毒与生物战斗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杀灭对方。

人类能够消灭病毒吗?我的回答是:NO。因为病毒太多了,除了前面说的病毒种类超过亿种,病毒数量也多得惊人。有科学家估计,全球病毒的个体大概有10^31个,这是个什么概念?就是有千万亿亿亿个之多,如果把这些病毒一个个叠加起来,按每个直径100nm计算,长度可达到1亿光年,可以横穿整个超星系团上万个星系。

其实病毒在与生物的斗争中,杀灭生物并不是它们的理想状态。因为生物细胞就是病毒的衣食父母,生物体被自己杀死了,就等于失去了寄居之地,只有一同死亡。但病毒没有那么高智商,因此开始见到了营养物质,就拼命利用,忘乎所以疯狂复制自己,最终与宿主同归于尽。

病毒通过无数代次的教训后,也会学乖那么一点点,为了能够长期有家有吃有喝,病毒会通过变异变得越来越温和,这样就会与宿主共存共荣。科学家研究认为,每个人体内外所有表面都被各种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所覆盖,每个人个体都长期存在着数千种病毒,这些病毒个体总量有380万亿个之多,这些病毒绝大多数不会对人类致病,而是与人类长期共存,有的甚至还会帮助人类杀灭体内细菌。

噬菌体就是这种病毒。噬菌体病毒以细菌细胞为宿主,通过细菌细胞营养复制转录自己,当繁殖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也就是成千上万个,甚至10万个,细菌细胞就被撑破了,学术名称叫“裂解”,这个细菌就被消灭了。这些喷涌而出的子代噬菌体又开始寻找新的猎物细菌,因此它们是细菌的。

人类与病毒最终的走向不是相互消灭,而是共存。

冠状病毒以及病毒的未来趋势也将是这样,随着不断与人类防疫免疫手段的抗争,在多次承受同归于尽的毁灭后,毒性会渐渐变弱,从而渐渐不被人类过于注意,从而达到永远共存的目的。

世卫组织在2020年4月22日就发表过声明,认为病毒最终将与人类共存。现在出现越来越多的病毒无症状隐染者,就是这种病毒与人体宿主共存趋势的表现,说明这些病毒越来越适应与人类细胞共存互利,最终将长期与人类共存。

事实上,科学研究证明,我们体内基因有40~80%与病毒有关,或许没有病毒,就没有人类如今的进化局面呢。因此我们既要对病毒保持高度警惕,同时也没必要过于恐惧,既然双方都想活命,就有得商量。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元旦春节将至,如何防控

全国多地再次预警,昨天,辽宁再增加1例本土确诊病例,8例无症状感染者,而此前几天,从18日开始,辽宁已经连续增加5例本土确诊。目前辽宁还有21例无症状感染者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这段时间,成都、黑龙江、大连、内蒙古,甚至早一点的天津、上海等地都出现了本土病例,眼看还有一周就到元旦了,还有一个多月就到春节了,那么,将会如何发展,是否会影响春节出行呢?

张伯礼院士近日发出了告:春节前的12月和1月仍旧是两个高危时间段,为此希望个防控部门能够继续提高警惕,不要掉以轻心。

张伯礼表示,随着疫苗上市,预计到明年四五月春天来临,就可以大规模接种,到那时全球的整体形势也会得到缓解。

同时,张伯礼对即将到来的假期表示:

需要回家过年的人,可以安排提前放假,不要都赶到春运高峰那几天放假,可以不回家的暂时就先不要回,如此既避免拥挤,也避免了可能存在的交叉感染问题。

显然,张院士是让大家错峰出行,避免人流聚集,避免二次感染。

张文宏对于接下来的元旦春节,则比较乐观:

他说,大家国庆过得好不好?如果好,那么春节期间也有理由过得好!

对于冻肉海鲜等冷链食品的问题,张文宏表示,目前感染的其实都是操作工,长期跟冷链食品打交道的,而真正食用海鲜冻肉出问题的,目前1例都没有。所以对于海鲜等,应该保持警惕,但不可过于杞人忧天!

吴尊友也表示,对于元旦春节,应该尽量错峰出行,甚至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减少传播的风险。

但从目前各地的控制情况看,基本上都是在一周左右就得到了控制,而且传播数量一般只有几例到10多例,从传播范围看,并没有扩散,包括成都,当时大家担心会造成大范围的传播,但检测结果显示并没有传播开,都在成都郫都区。

基于以往的抗疫经验,我们相信,今年的元旦和即将到来的春节,也不会造成的大面积扩散,但零星的是可能的。

表示:如果春节期间能够保证民众的有序出行,那就是抗疫的最大成功。对此我们也是很有信心。

如今,大连出现本土后,立即决定全面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应检尽检查。相信在这样强有力的措施下,我国的会得到全面控制,春节的出行大家不会受影响。

正如张伯礼院士所言,今年不会再出现像年初武汉那样的,大家尽管放心,过一个祥和的、快乐的春节,这个一定能够达到。

吉林市确诊病例超过二十多,到今天就治愈了9例,是病毒减弱了吗

不是病毒变弱了,这就是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效果,坚决防止轻症拖的时间长变重症,普通型拖的时间长变重型,另一个因素就是治疗更加对症,办法越来越多,效果越来越好。

吉林市一5岁男孩确诊,系舒兰市相关。源头是什么

根据最新消息,5月19日吉林省又新增了5例确诊病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只有5岁。

按照之前病毒患者的年龄分布来看,很少有儿童确诊,而这一次5岁的儿童被确诊了,这确实是非常让人揪心。

吉林市这一次聚集性事件发生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天,从5月8日舒兰市报告本土第1个病例到现在已经过去11天了,按照当前吉林市是防控的强度来看,按理来说不应该有新增确诊病例的,但是从5月12日到5月19日连续7天,每天都有新增的确诊病例出现,至今为止这一起聚集性事件已经造成44人确诊。

而且从这个的传播链来看,这个传播的途径越来越长,先是从吉林舒兰开始市,再到吉林丰满区,接着到船营区区,再到昌邑区,现在又到了高新区。

这说明在这起传播事件当中,传染链没有被彻底切断,这里面还有可能有其他人已经患上病毒,只是他们的症状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而且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几天,但舒兰市这起聚性事件的源头还没有找到,目前很多人都说源头有可能是那名洗衣工,但是这名洗衣工是这么被传染上的至今仍然没有答案。

但是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首要任务不是去追溯这个女工到底是不是源头,而是所有吉林市的居民都必须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防控工作。

对于吉林市来说,目前累计确诊的病例是只有44例,从整体来说这个确诊人数并不是非常严重,这个跟前段时间武汉的确诊人数相比,其实算是比较少的。

既然武汉的都能够控制住,那我相信吉林市肯定也能够控制住。但前提是各级部门必须引起足够高的重视,与此同时吉林市所有居民都必须参考前段时间防控的态势,自觉在家隔离,企业自觉停工,被发现感染病例之后,一定要把密切接触者及时隔离起来,这样才能把病毒的传播链控制住。

只要吉林市坚持个15天到一个月,我相信吉林市确诊病例肯定会减少,甚至下降到0。

不过通过吉林市这个聚集性预警事件也给大家提了个醒,虽然最近一段时间我国病毒总体形势已经得到控制,但是任何时候大家千万不要放松,在全球没有得到彻底控制的情况下,任何时候都有潜在的风险,甚至有反弹的可能性。

正如院士在5月16日与国外专家连线当中发出的提醒一样“我国要警惕第2波的来临,没有彻底结束,切勿自满”。

只要大家对引起高度的重视,自觉配合相关防控工作,减少大型户外活动,减少公共场所滞留时间,减少多人聚集性活动,那我相信我国的仍然会有效控制住。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