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职场心理 > 社交恐惧症

抑郁症患者相处方式(请问各位是如何与抑郁症相处的)

请问各位是如何与抑郁症相处的

现代生活节奏较快,人的精神压力太大,在加上个人性格属于内敛型,以及中医所说的情志不疏,肝气郁结,促成脾胃失调,就如同进入了一个围墙,总是转圈走,总也走不出来,心里胆怯,不愿意与人交流,厌世,烦躁,焦虑。

如何与有抑郁症的人相处呢?其一,最好的方法是旅游,抛下负担去游历大江南北,让心情愉悦起来;其二,家人与有抑郁症的人相处,先要了解病根,不能去揭他的痛处,可以多聊天,以引导的聊他喜欢的,还是较多的抑郁症的人不爱说话,那就不要强求的说,这样会更引起他的反感,就像哄孩子一样多陪他,也可以找一些简单,轻快的体力活刻意的让他去做,之后要表扬一下,让他有了荣誉感,有了能担当的成就感。其三,可以进行有计划的运动锻炼,跑步,骑自行车,游泳等等;其四,家人在饮食上要调好,对中医来讲,抑郁症都是肝气郁结,情志不舒,脾胃失和,因此如能吃一些调理脾胃,疏肝理气的中药,从根上来治愈。在饮食上荤素搭配得当,这样抑郁症的人会尽快走出他自己的围城,心情好了,胃口好了,思想没了负担也就彻底好了。

作为抑郁症患者的亲友,该如何陪伴抑郁症患者

作为抑郁症患者的亲友,应该如何陪伴抑郁症患者?我觉得最好的做做法就是先去了解真正的抑郁症,我说的是医学的抑郁症不是非医学人士随意说的抑郁症,因为现在的网络上讲抑郁症的人很多,但非专业人士的观点会有很多偏差的地方。

讲一讲真正的抑郁症

要先说明的是,抑郁症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是有着明确生物学特性的医学疾病,所以很多普通人将抑郁症说成想不开,小心眼,矫情的说法是绝对错误和偏激的。想一想,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有抑郁症患者,在他们周围就有抱有这样错误偏见的人,那么你或者你的家人会有怎样的感受?患病,本就无助、无望、无价值,再经常性听到这样偏激的话,怎么会变好?

其实这样的不利影响一直存在着,甚至来诊的很多抑郁症患者都表现出明显的病耻感。

病耻感是一定会影响患者的正常求治和加重患者的抑郁程度的,我接诊的患者很多因为觉得患抑郁症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而不好意思到医院看病,直到在院外辗转看了好久的中医、心理咨询等等,最后实在无法忍受抑郁症状的困扰才走进精神专科医院。而且之前也有过很多报道,一些抑郁症患者因为周围人的一些偏激的话语一时冲动离世。

作为患者的亲友,应该如何陪伴抑郁症患者?

我觉得第一要务是确保患者尽快接受正规的系统治疗。因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抑郁症科学治疗的患者是可能向着慢性迁延的病程发展的,而长期慢性迁延不愈的抑郁症会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到那时再治疗就来不及了。所以说,抑郁症在医学上又被称为——慢性致残性精神疾病。

然后是你关心的日常与抑郁症患者相处应该如何帮助患者努力走出抑郁的阴霾。

  1. 保持患者居室环境尽量阳光充足,色彩比较明朗、协调,

  2. 注意不要让患者独处,随时有人陪伴,防止患者、自伤,

  3. 观察患者的睡眠情况,不要让患者蒙头睡觉,而对难以入眠或易早醒的患者要及时处置,以保证,

  4. 大多数抑郁患者食欲下降,因此不可忽视饮食调护,督促患者饮食,维持适当营养,

  5. 抑郁状态患者思想包袱重,因此要主动与患者交谈,以阻断患者负性心理,减轻内心痛苦的体验。

当然因为抑郁症患者的危险性特征,三自——自罪、自责、,陪伴抑郁症患者的亲友和家人要学会辨别患者的情绪变化,识别患者的危险,一旦出现类似风险要尽快通知医生,及时进行医学干预。

关于如何识别患者的风险,日常需要观察的内容:

  1. 抑郁情绪的变化

  2. 注意患者下定决心后情绪反而可能平静下来

  3. 对家人表达内疚感,反复自责

  4. 极力否认、回避问题

  5. 突然拒绝继续治疗

  6. 为做具体的准备,如写遗书、与亲人最后见面、对身后事做交待、嘱托等等

你的问题就回答到这里,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答你的疑问,也可以评论区说出你的顾虑或疑问,或是私信留言。手打不易,谢谢关注!

如何和重度抑郁症的人相处

重度抑郁症应该是很难相处的,他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或许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已经差到极点了!可以说,那种自毁的会频率很高,当然,可能也会出现其它的问题!

当然,这个陪同人很重要。需要有耐心去引导、需要有花样去挑逗、需要心摸着心去感受、需要带着笑容去守候……针对(她)他的患病原因,去有心、用心让他(她)回到原位,找到新的乐趣!

切忌,,,莫要在原位提起伤心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