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怎么防止焦虑症复发(焦虑症如何自我调节)

焦虑症如何自我调节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对于焦虑性神经症的治疗主要是以心理治疗为主当然也可以适当配合药物进行综合治疗患者不妨按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自我治疗:”.增加自信自信是治愈神经性焦虑的必要前提一些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因此作为一个神经性焦虑症的患者你必须首先自信减少自卑感应该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点恢复自信也就是最终驱逐焦虑〔.自我松弛也就是从紧张情绪中解脱出来比如:你在精神稍好的情况下去想象种种可能的危险情景让最弱的情景首先出现并重复出现你慢慢便会想到任何危险情景或整个过程都不再体验到焦虑此时便算终止〕。
      自我反省有些神经性焦虑是由于患者对某些情绪体验或进行压抑压抑到无意中去了但它并没有消失仍潜伏于无意识中因此便产生了病症发病时你只知道痛苦焦虑而不知其因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你必须进行自我反省把潜意识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诉说出来必要时可以发泄发泄后症状一般可消失〈。自我刺激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发病后脑中总是胡思乱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异常此时患者可采用自我刺激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乱想时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书读或从事紧张的体力劳动忘却痛苦的事情这样就可以防止胡思乱想再产生其他病症同时也可增强你的适应能力〉.自我催眠焦虑症患者大多数有睡眠障碍很难入睡或突然从梦中惊醒此时你可以进行自我暗示催眠如:可以数数或用手举书本读等促使自己入睡在自我采取以上方法的同时还必须使用抗焦虑药常用的有安定、利眠宁等可以口服也可以肌肉或静脉注射如果焦虑伴有抑郁服用多虑平、阿米替林等三环类抗抑郁药有良好效果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如果能够严格遵照医嘱并进行密切配合性的自我治疗不长时间一定能摆脱焦虑下面的一些建议或许可以帮助你纾解紧张、克服焦虑你可以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你会不会习惯性的焦虑

焦虑是我们在遇到困难、挑战或危险等事情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它像喜、怒、哀、乐一样,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感到焦虑时不必压抑情绪,也不要夸张放大,最好的办法是坦然面对并接受自己的焦虑情绪。

易之了解到:焦虑通常有以下两种表现:特质性焦虑(人格因素)和状态性焦虑(情境因素)。

顾名思义,特质性焦虑是一种人格特质,每个人的特质性焦虑不一样,而高特质性焦虑的人对发生的一切异常事物都怀有紧张或者不安的情绪,表现为羞怯、烦恼和惧怕,这种表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神经质”或者“神经过敏”。状态性焦虑,是相对“特质性焦虑”而言,是由于日常生活中某些事情的发生而产生的一种短暂的情绪表现。

1.焦虑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焦虑不是个体反应,是存在于整个社会群体的普遍现象。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各自焦虑的事情。在我们追求更高目标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风险,产生内心的不安和恐惧,这是形成焦虑的根本原因。比如:在个人成长的发展过程中,有升学、升职加薪等的焦虑;在追求生活质量的过程中,有买房、购车等的焦虑;在安全保障方面,有食品卫生、社保医疗等的焦虑。2.焦虑存在于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纵观古今中外,在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人们有不同的需求,进而带来不同的焦虑情绪。比如:在我国解放初期,解决温饱问题是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指导方针,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焦虑是追求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如今,焦虑更加全民化,不管贫富还是官民都有各自的焦虑。保罗·田立克认为焦虑是人类对非存有威胁的反应,是对“虚无的恐惧”,也就是说焦虑是对失去有形的事物和无形的价值等的产生的恐惧。1.激烈的社会竞争加剧了人们的焦虑感现在社会机遇与压力并存,中青年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焦虑最多的人群。从读书到就业,可以说压力一路伴随。比如,流行的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年轻的时候用命挣钱,老了以后拿钱买命”,先不讨论这种做法是否科学,这话体现出现代中青年人面临的巨大压力、焦虑和对未来的恐惧。2.自我意识的强化对社会上的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产生焦虑心理现代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平等意识和维权意识等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社会上的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显现,我国的政策法规正逐步走向完善。1.适当的焦虑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习惯焦虑的人做事情未雨绸缪焦虑还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预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障事情的顺利进行。比如:市场公关在谈判前适当的焦虑感让准备工作更加紧张而充实。2.减少焦虑负面影响的方法找到焦虑的根源,释放压力这个根源可能是太在意某个结果的得失,也可能是近期工作繁重压力太大。这就要深入的自我剖析,然后对症下药。对于第一种焦虑情况,有句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是自己的只有迟到不会不到,过度担心或纠结结果无益,努力过就好。对于第二种焦虑情况,“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量力而行,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合理分配,所谓“贪多嚼不烂”就是这个道理。比如,有些人习惯做“夜猫子”,熬夜加班,揽一众活,实际上低效且质量不高,反而徒增压力和焦虑的情绪,影响身心健康。让紧张的情绪放轻松找人倾诉:说出来或者写下来,不要闷在心里,长期压抑不良情绪容易导致各种身心疾病。说出来,或许能够帮助自己理清思路,得到启发。思想转移:俗话说“变相的劳动就是休息”,不妨尝试思想转移的方法。比如,听音乐、健身、阅读等。有研究表明音乐可以开发注意力、记忆力和集中力,有效舒缓情绪,音乐疗法是心理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总结: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存在于历史各个时期;激烈的竞争和自我意识的强化激发焦虑情绪;焦虑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可以查找根源释放压力,找人诉说和思想转移让心情放轻松。

焦虑症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吗

焦虑症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吗?

正常情况下是不需要的,不论是广泛性焦虑症还是惊恐发作的患者,在服用几个疗程或一段时期的抗焦虑药物以后,基本上通过自我调整,能够很好的对待自己造成焦虑的因素或症状的发作,是可以停药的,不需要终身服药。

为什么焦虑症患者不用终身服药?

01、抗焦虑的药物的作用

不论我们是患有广泛性焦虑症还是惊恐发作(急性焦虑症),我们所服用的所有的抗焦虑药物,都是为了缓解在焦虑症状发作时对症状的缓解或消除的作用,药物本身的疗效是暂时性的,针对性的只是症状发作,当然平时服用抗焦虑药物也是为了防止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焦虑症状的发作,尤其是惊恐发作。

我们都知道,焦虑症本身就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也被称为神经性焦虑症,而绝大部分患者的焦虑症状都是原发的,尤其是惊恐发作,更是典型的原发症状的神经症,在焦虑症状发作的时候,更多显现的是自经症的症状。

由于焦虑症症状发作的特点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它不限于任何特定的场景,具有不可预测性,患者就可能焦虑症状发作,尤其是惊恐发作,其症状发作的程度让患者非常痛苦,会产生多种身体不适的感觉。

这时候的焦虑症患者就必须服用抗焦虑药物,用于缓解焦虑症状或惊恐发作的症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而焦虑症又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所以对于患者持续性服药是对患者的一种负责任的治疗方法,所以一般情况下焦虑症的患者服药时间要满足周期性的治疗疗程或持续性一段时间服药。

02、通过一段时间的服药和自我调整,症状得到缓解或没有继续复发

如果患者到了这种程度,自我感觉通过服用抗焦虑的药物和自我调整,症状基本上得到了缓解和很少或没有焦虑症状复发的情况,在医生同意的情况下,基本上可以停药,这也是因为,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也在不断的自我调整,能够对自我的情绪进行掌控,特别是知道了如何对待,造成自己焦虑症状发作的一些情景或事情或人。

一般情况下,焦虑症的患者,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服用抗焦虑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实际上也在自我不断的调整心态,对以往造成自己焦虑的情景或某些事情,也就是能够有一个清醒认识的过程,就如我们遇到某些事情,当时确实很着急,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那么这种着急的感觉也就慢慢的缓解了或消失了。

例如,我的一个来访者是某单位的一个主管,自己主管的这个部门的业绩始终很平淡,实现不了突破,领导也经常批评他,但是他对下属的管理确实存在着缺陷,整个部门松松散散,连最基本的工作任务都很难完成,这让他感觉到非常的着急。

自己感觉到了,焦虑情绪越来越严重,久而久之,让自己患上了焦虑症,情绪非常低落,经常对下属发脾气,有的时候甚至情绪失控,焦虑症状发作时,自己感觉到头疼、头晕、憋气、胸闷、胸痛等症状让自己痛苦不堪。

只能服用抗焦虑药物来缓解症状的发作,减轻自己的痛苦,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尤其是自我调整对管理上的观念,并加强了对部门的管理工作,严格要求每一位员工必须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所主管部门的工作业绩也有了成绩,自己焦虑的症状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甚至有很长时间没有发作。

在我们的交谈过程中,他跟我说了自己的感想,他说“我最大的转变,就是对我下属的管理工作上的问题,加大了严格的要求,必须完成本职工作,不然的话,你就辞职回家,我为什么要用我的下属所犯的错误来惩罚我自己,让我自己焦虑而痛苦”,实际上他这就是一种观念性的转变,看到了使他焦虑的实质性问题,如果改变了这些问题,他的焦虑症状自然而然就得到了缓解。

结语

所以说,抑郁症患者如果改变了自己的观念,对现实的问题,去现实的对待,在服用抗焦虑药物的同时,通过自我调整或心理疏导,完全可以摆脱造成焦虑的因素,因此,不论你是什么样的焦虑患者,你都会经过在治疗过程当中对所有事物的重新认识,而逐渐的去改变观念,只不过有些人需要时间长一些,有些人需要的时间短一些。

在这一过程当中,你所转变的,是你的观念和思维模式,另外一些陈旧性的因素,也在这一过程当中会逐渐的淡忘,这也会减少了你焦虑因素,人所经历的事情或所遇到的事情。

尤其那些不愉快让自己心情非常不好的事情,都会通过时间慢慢的消化掉,或者是淡化掉,这就对你的焦虑情绪或症状的缓解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如果能达到一段时间焦虑症症状没有发作或反复,就可以停止服用抗焦虑药物,用自我调整的方法去发现和对抗造成你焦虑的因素或情景。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抑郁症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