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抑郁症发作时如何工作(抑郁症睡不着怎么办)

抑郁症睡不着怎么办

患抑郁症后,大部分患者都会伴有明显的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眠浅易醒,睡不着就会胡思乱想,焦虑不安,很折磨人。抑郁症睡眠障碍主要是源自疾病本身,所以想改善睡眠,首先需要治疗患者本身的抑郁焦虑情绪。

目前治疗抑郁症国内外有很多的临床指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联合心理治疗共同治疗。其中药物治疗,现阶段临床一线用药以SSRIs类药物和新型多通道抗抑郁药(文拉法辛、米氮平等)为主,这类药物较之前的三环类抗抑郁药起效更快,副作用更小。抗抑郁治疗与其他药物不同,药物长程服药。抗抑郁药物起效时间一般在2-4周,但仍需要巩固期治疗4-9个月,维持期治疗需2-3年,已达到完全治愈。

心理治疗方面,目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CBT),行为心理治疗(如行为激括)和人际心理治疗(IPT)。对于急性期抑郁,心理治疗的疗效是明确的,对轻到中度抑郁症与抗抑郁药物相仿。但对于慢性抑郁,CBT和IPT的疗效可能差于药物治疗,需要药物治疗辅助。在抑郁急性期治疗过程中,心理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情绪,还有助于培养患者的社交技能及生活自信心。其他心理治疗(如精神动力学治疗)有效的证据较少,并不建议应用。

除了治疗抑郁症外,针对睡眠,我们建议做到以下几点:1)白天再困都不要躺在床上,不要给床赋予其他的意义,告诉自己床就是睡觉用的;2)规范作息时间,早睡早起,按时上下床,无论自己是否可以睡着;3)适量运动,让自己稍感疲惫;4)睡前放松,比如听听音乐,喝杯牛奶,泡泡脚之类的;5)不要计较自己到底睡了多久,越计较越睡不着;6)必要时可服用助眠药物。

感觉抑郁症越来越严重了,我想出去上班,可

“感觉抑郁症越来越严重了,我想出去上班,”一定是自己的预判,与其说“我想出去上班”,不如说自己不敢出去上班,是您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好,按照传统的观念有居多的不达标,有很多事情不如别人,一定会被别人瞧不起,别人一定会笑话、自责自己……

总之是一个拿不出手的产品,无脸面对世人。所以就“我想出去上班,可是又害怕”。

害怕是您生命的主线条,如果您不害怕了,就不会抑郁,更不可能感觉自己的抑郁越来越严重。

“我该怎么办?”

斩草除根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只有知道什么是抑郁、害怕的“根”?才知道怎么除根。

什么是抑郁、害怕的根呢?抑郁是压抑,压是关键词,抑郁的心理问题、是心理矛盾,抑郁就是自己了自己合理的想法、。什么是合理的想法、愿望?什么是不合理的想法、愿望?

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梳理、调和、谦让、支持、壮大。

只有心理壮大、心力十足后才可以有能力面对自己,面对外面的世界。

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暂时、全职修养、心里调理;

也可以先心里调理一段时间自我感觉良好后,再一边上班,一边接受心理咨询;

还可以一边上班,一边接受心理咨询。

总之在自己心理能力范围内、切记太要强,为难自己。

抑郁症很严重,没力气做事,想辞职躺着,怎

如果确诊为抑郁症,就要坚持吃药要做到足量足疗程,如果有条件呢,建议你辞职在家休息一段时间,或者找一个自己喜欢干的工作。

多和亲人或者好朋友聊天,沟通能够刺激大脑的神经。或者找心理医生治疗。

多运动,跑步爬山运动也可以促进大脑多巴胺的分泌,可以让你感到愉快。

人生病后需要花时间进行治疗,可以暂时中断工作、学习以获得更好的治疗,在痊愈后可以再回到职场中。

孩子高二,得了抑郁症,我们要上班没法陪他

关心青春期孩子的情绪真的很重要!

那些抑郁症孩子一定不是突然抑郁的,而是情绪逐渐变坏不能有效的发泄,父母又没有注意疏通开导,久而久之就严重到抑郁症了。

我的孩子已经高三,原本我一直自信的以为自己的孩子不会有问题,一是我不要求她成为学霸,另一方面我跟她一直保持经常性的谈话沟通。但,孩子总是在你不知道的什么时候就会出意外。

在高二第一学期时,突然有次月考,刚结束一门考试,她就打大哭,说她考的不好,所有的题她都觉得没有把握,做题时患得患失,以至于交卷时题都做不完。甚至课堂上老师讲过的一道题原封不动她都不会做了(孩子在重点高中,900人中属于200名以内,我们一直觉得她可以接近150名)。然后她说我们给她的压力太大,虽然我们没有明说,但总说她能进百。因为压力大,她开始患得患失,学校活动不敢参加,怕拖累同学后腿,甚至在家正常玩游戏的时间也不安心(我们有给她正常玩游戏时间),怕我们说她。

我们一下子意识到,孩子情绪出问题了,平时见到看到相关文章不少,周围也有问题孩子出现。作为父母,我们真的被吓到了,被她的状态吓坏了。我们开始检讨我们的言谈行为,反醒我们曾经对她说过的话。然后敞开心扉跟孩子谈了数次,向她检讨我们的错误,让她解开心结。果然,那次月考她只考了380多名。成绩出来后,我们没有对她有任何不满,而是不断的安慰她,鼓励她。使她(也包括我们父母)逐渐从唯分数论走出来。我们不再关注学校的每次成绩通知,也从不谈论她的学习(因为她说过不希望我们关注她的学习,她自己会知道该怎样做),通过近大半年的调整,她慢慢走出困境,考的不好时,除了调侃也能理性地分析成绩。高二期末考试时,也如期发挥正常,进入200内。

现在她已经进入高三,心态非常好,反而是我们说她还没进高三紧张的状态(他们已经提前开学),一点不像高三生,人家反而说,老师说了,太早进入紧张状态未必是好事。她要留着蓄势待发。我们也赞同。

现在我们谈起她高二的经历,她还说,幸亏是高二,如果是高三,估计连调整的机会都没了。我们也庆幸,孩子出现了问题,我们发现的早,调整的早,才没有出现严重后果。

生儿不易,养儿更难!不同阶段的孩子,关注点不同,教育也不同。对第一次做父母的我们,也是堪比高考一样的难!只有用心学习,才能通过“高考”的考验,成为合格的父母。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