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婚恋心理 > 失恋

体育锻炼与抑郁症的关系(怎样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怎样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涵义
21世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人际关系越来越微妙,人们生活在一个缤纷复杂的大环境中,这样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状态。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健康不仅仅是一个人没有疾病,不体弱,而是指人的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处于良好的状态。
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众所周知,体育锻炼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体育锻炼通常是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二、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许多关于中小学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都已表明,青少年心理问题趋于严重,近年发生的一些恶件,如学生往学校水井投毒案、中学生杀母案、学生之间报复案,这些现象都与我们中小学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成长发展出轨有直接关系。
三、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因此也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活动,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重要条件。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体育运动之所以能够促进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
1.改善情绪
健康、稳定的情绪能使人对现实保持积极的态度,有效地从事学习、工作。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尤其可使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得到升华或转移,可消除轻微情绪障碍,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等。
2.培养意志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
3.人际关系和谐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宽容、热情、友爱、合群等到品质,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体育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交往性,这种交往性可以使群体中成员,在体育运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产生情感上的相互感染、沟通,从而增进了解。由于体育运动的集体性和公开性,在体育运动中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融洽关系,团结协作,这也助于心理健康。
4.自我认识正确
一个具有正确的自我观,就意味着他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体育运动有助于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的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竞争的成功可以提高自信心和抱负水平,可以获得同伴和集体的承认,从而可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体育还可以有助于自我教育。在体育运动中暴露自己的缺点发现自己的优点,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对自己的潜能和长处发扬光大,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努力改正和克服,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5.行为适度
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协调,反应适度。行为协调是指人的行为是一贯的统一的,而不是反复无常的;也表现为在相同或类似情况下的行为的一致性。反应适度,指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刺激的强度与反应的强度之间有着相对而言稳定的关系。体育运动大多是在规则的规范要求下进行的活动,是在“公正、公开、公平”的宗旨下进行的活动,在体育运动中,每一位成员都会受到规则的约束,个人的行为要符合规则要求,因此,体育运动对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规范有着重要和积极作用。
6.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
合作与竞争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运动是在规则的要求下,使双方在对等的条件下进行的体能和心理等方面的较量。这种竞争就是追求卓越成绩的努力,证明自己或本队比对手更强,更出色。同时,体育运动又包括个人和集体项目,在一个集体中,每个成员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合作。因此,要求每位成员的一切行为都要有整体意识,要从全局出发,要抛弃个人的私心杂念,为加强和发挥整体力量而努力。因此,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培养人的合作与竞争意识。通过中小学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身心并进,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方面,不可忽视。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体质”的口号喊了许多年,看来,体育运动不仅锻炼人的体质,而且对心理健康也益处多多。无论您如何认同自己的身心健康,都积极地加入体育运动的行列中来吧,既促进心理健康,又强健体魄,何乐而不为!

抑郁症会导致肌肉跳动吗

如果要是很严重的抑郁症,它会导致肌肉跳动。作为抑郁症的患者,首先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心态平和。另外也要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另外的话就是说要注意好饮食,平时的话就是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可以做一些适当的体育运动。因为一些体育运动可以自觉的产生使人兴奋的元素。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有着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哪种运动可以缓解抑郁症呢

抑郁症患者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就是“生活懒散”。

有一个罹患抑郁症的老大娘说得好:“大夫,我觉得我得了懒病,过去挺勤快一个人,得病后变得油瓶子倒了都不愿意扶!”

大多数病人还伴有情绪低落,回避人际交往,自责等抑郁症的典型表现。

除抗抑郁药物治疗外,嘱咐病人加强运动是非药物治疗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人在运动的时候,大脑可以促使“内啡肽”的分泌。

但由于抑郁症患者通常在服用药物,不易做过于剧烈的活动。

我一般建议患者快步走路,游泳,使用健身器材,尽可能多做家务等患者力所能及的活动。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多晒太阳,多吃一些快乐食品如香蕉,干果类,喝鸡汤等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