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婚恋心理 > 恋爱心理

家人如何陪抑郁症病人(家人怎样和中度抑郁症的人沟通)

家人怎样和中度抑郁症的人沟通

您好!感谢邀请!

中度抑郁症患者的思维还是比较清晰的,然而因受病情的影响带来了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变化,如:失眠焦虑、浑身难受、少语懈怠、无安全感、不愿出门、不愿见人、难以沟通、搪塞别人的交流等等。

此时,家人的看护和包容非常重要,还要注意沟通方法;首先语言要温和,不能一味责怪刺激。生活上要多加关心,但不能勉强要求他做不愿意做的事,只有循循善诱,慢慢开导,否则引起反感更难沟通。行动上多加支持鼓励,帮助他树立信心,对忌医的患者应要求並陪同去医院就诊或心理辅导,督促他按时服药,这样能加快病情好转。谢谢!祝您快乐!

抑郁症患者如何自控

抑郁症患者如何自控,不让家人担心?作为最常接触抑郁症患者的医生,我觉得这两个问题其实是同样的一个答案,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你说到你的诊断是双相障碍,医生的药物没有用,其实我觉得还是在医生的观察下住院治疗对你的帮助更大一些。

帮你分析下你的双相情感障碍

你说到你的诊断是双相情感障碍,在家服药,但医生开的药显然效果很不理想,在家里两个多月了,还经常把自己关在衣柜里,目前最严重的问题可能还是失眠,甚至曾经连续2-3天彻夜不眠。可以说你的双相情感障碍治疗效果真的不好,那你了解双相情感障碍吗?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复杂的严重精神障碍,复杂程度和严重程度都要远超单相抑郁发作,治疗的药物选择也很多,你的医生目前给你的治疗方案效果不好,不能证明以后也不会好,其实很多患者都需要反复的更换药物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药物,为什么不给自己多一些信心呢。

我不清楚你的治疗药物具体是那些,不过我知道你现在应该是处于双相抑郁的状态之中,而双相抑郁公认的最为有效的治疗组合是奥氮平 氟西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奥氟合剂。这两种药物一种是抗精神病药物,一种是SSRI类抗抑郁药物,两种药物的组合对于双相抑郁的治疗效果非常好,甚至可以说是最好的双相抑郁治疗药物。

当然,我相信之前的药物无效不等于所有的药物治疗都无效,我们不应该自暴自弃,放弃治疗,而是应该主动求治,配合医生。也可以更换治疗医院,选择到更权威的区域性医院,或国内知名的精神专科医院求治,有很多医生能够帮助到你,给你更好的治疗选择。就比如我吧,现在脑子里就有几种药物的选择,以及物理治疗的可行性思考。

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很容易误诊和漏诊的复杂疾病,误诊率非常高,你的医生已经帮你寻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可能已经帮助你极大的缩短了治疗需要的时间。双相障碍虽然复杂,但一定不是不能治疗的,相反,双相障碍的缓解期是可以完全恢复全部社会功能的。

怎么才能不让家人担心?

想要不让家人担心就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坚持与抑郁斗争的决心,绝不轻言放弃。你积极的面对自身疾病的态度,一定会感染和鼓舞到你的家人,他们也一定会在你的身上感受到信心。

具体应该如何做,有一些我经常给我患者的话,我希望在这里能够真正帮助到你:

  • 尝试和别人谈及你的病情,虽然最初可能很困难,但对你一定会有所帮助的,说出去了,也就不算什么了,虽然这可能会使你感到紧张和压力,但说完会感到异常的轻松。

  • 少喝咖啡、茶和一些含的饮料,尤其是晚上,因为它们不但能使你感到更多的焦虑,更能让你失去正常的睡眠。

  • 尽量避免去能让你感到紧张或不舒服的地方。

  • 纠正自己的疾病认知:你是因为患病才会有如此消极和悲观的想法,一旦病治疗好,你就会恢复如常,关于你的疾病,想知道什么可以去问你的医生,也可以在网上寻找一些关于抑郁症或者双相障碍的相关书籍,他们会帮助你了解你的疾病,并最终战胜疾病的。

如果有问题可以来问我,我是治疗抑郁症的医生,也很乐意帮助抑郁症或双相障碍患者,同他们打了十多年交道,相信我是最了解他们的人。

身边有患抑郁症的朋友,该如何帮助他呢

劝他找心理医生吧

朋友患上抑郁症,我该提供怎样的帮助?

您朋友患上抑郁症,您想提供帮助,

您一定希望是有效的帮助。对不对?

抑郁症是疾病,

抑郁症患者表现出来的行为他人是很难被理解的,

被他人理解的程度越是低,抑郁的程度一定越高,

抑郁的程度越是高,当事人就会越痛苦。

越是痛苦就越怕人瞧不起、不被尊重,

常常表现出一副刀枪不入、强悍的模样,

实际上他纸老虎一个。

抑郁者倍受伤害的程度、心理不平衡的程度与抑郁的程度正相关,

抑郁者内心扭曲、不敢表现出来、没有能力表现出自己真实的一面,

极度的自卑却外表却非常坚强,

以掩饰内心的极度脆弱,

以试图通过掩饰内心的脆弱、空虚,

试图获取他人的尊重,

抑郁者最希望被人尊重。

最怕被人瞧不起,

由于抑郁者思维速度非常快,

远远超过普通人的思维速度、也许超过您,

抑郁者最缺的是被尊重,

抑郁者最缺的是被理解,

但他们被理解非常难,

就连当事人自己都没有能力理解自己,

一旦对他们的理解肤浅,

一定掩饰不了对他们的不尊重和否定,

如果没有能力深刻理解他们情况下说的话,

很难让他们有被理解的感受,

一旦没有让他们有被理解的感受,

常常让他们会感受到不悦,

如果对他们理解不够到位的情况下的行为,

往往会出现画蛇添足的效果。

想帮助抑郁症的人的动机当然非常好,

非心理咨询师很难有效的帮助到位,

未必每个人心理咨询师能够有效的不知道抑郁症患者,

曾经有抑郁症患者一连与心理医院两位医生正面的,

应该可以说明理解抑郁症,非等闲之辈。

你身边有抑郁症的朋友或者亲人吗

多理解,多关心

如何陪伴和帮助抑郁症患者

全球共有约4亿人患有抑郁症,少于25%的患者会寻求有效的治疗;约有9000万人患有抑郁症,抑郁症患者接受治疗的大概只有8%。【1】

每年有20多万人因抑郁症。

人们对抑郁症的误解、病耻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抑郁症患者的如此低的就诊率。

很多人并不了解什么是抑郁症。

没有任何关于抑郁症的科普被纳入到我们的必修教育体系中,所以人们会倾向用已知的经验去做联想和判断:把听来的抑郁症的表现(情绪低落、失眠、不愿意社交等等)和由于性格内向、脆弱、想太多导致的负面情绪联系起来,甚至是划上等号。

“因为抑郁症,我受了整整6年的苦,其中最痛苦的两年,是我还不知道‘抑郁症’是什么的时候。”——杨坤

有一个人曾这样描述自己得了抑郁症的感觉:

就像是……跌进了一个深不见底、没有绳子没有梯子的黑洞中,一点力气也没有,很绝望。偶尔上面的洞口路过几个人,会朝底下的我喊:你赶紧上来啊,以我的经验,这洞不会太深,你就是把自己吓的,别把它想的太可怕~ 你用点心、努努力肯定能上来的!

“我被世界抛弃了?”

得了抑郁症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病耻感:会自我歧视,会开始思考:因为我不坚强、太矫情吗?还是社会的价值观、大家的认识都错了呢?

一个人对抗一群人?太难。

所以为了不被“歧视”,很多人会隐瞒自己的病情,或者否认自己得了抑郁症。

希望你和我,我们一起都能够成为促进这理解和进步的一小环。

  • 抑郁症是什么

  • 抑郁症的症状

  • 发病原因

  • 抑郁症诊断和救助

  • 抑郁症的治疗

  • 如何帮助身边的的抑郁症朋友

抑郁症是一类(而不只是单一种)复杂疾病,有生理易感性基础,与后天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人体表现出的一系列“抑郁症状”的持续动态过程。

1、情绪持续化低落。觉得空虚,没有价值感。

人们对抑郁症有一点小小的误会,总是以为抑郁症的患者每天都是“难过”、“伤心”的。实则不然。有一些抑郁症患者,更准确的描述是:觉得空虚、毫无价值感。而“抑郁”的反义词也并非“高兴”,而是“有生命力”。

这个“持续”,其意义更多的是,每天都是这个样子。

2、对周围一切事物都失去兴趣。

重点是,对一切事物都失去兴趣。我们一般会问来访者,说,你平时喜欢做什么?周末喜欢干嘛?典型的抑郁症来访者会说,我以前还去打球,现在提不起兴趣了……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

而我有些朋友,跟我叽喳许久,声泪俱下,说自己对什么都没什么兴趣了。收拾包时候,忽然两眼放光,说,我带你去吃雍和宫附近的泰国菜,超好吃!

3、食欲激增/丧失,体重明显变化。

人的情绪总是跟食欲有关。更严格的诊断是,体重在一个月内有超过5%的变化。

刻意减肥、增肥并不计入。

更意外的是,有些抑郁症的来访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面,并不能感受到自己体重真的有变化。

4、睡眠出现问题,失眠/嗜睡。

很多人最初来到咨询室,不会说“我抑郁了”,而常常会说“我最近晚上失眠”。有一个研究说,失眠有三个阶段。第一个是你很难入睡,而后会发展为夜里反复醒来,第三个阶段是早醒无法入睡,即你可以入眠,但凌晨3、4点钟醒来,但只能清醒至天明。

5、行为发生改变(烦躁/行动缓慢)。

抑郁症的患者,往往行为会发生旁人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变化:行动和思维变得迟缓。在这里强调的是,他人可见的“改变”。比如以前挺干净整齐的一个人,忽然变得邋里邋遢,蓬头垢面。以前挺机灵的一个人,最近思维特别混乱。

6、疲劳,没精神。

抑郁症,粗鲁地说,它是种身体疾病。就像你得了肺炎会发烧一样。得了抑郁症,你身体里面的化学物质会发生改变,让你觉得疲劳,没力气。有些抑郁症的患者一天睡22个小时,仍然觉得很疲惫。

也因此,跟抑郁症的来访者说,加油!去锻炼!去交朋友!要坚强!你可以的!这就像跟骨折的病人说,加油!去跑步!咬咬牙!你可以的!一模一样。

7、自我评价低,消极思维。

这似乎也是不能控制的。没有人愿意消极思维,而且抑郁症的来访者,会努力地、想要更积极一些,甚至会因为自己的“消极”而不断自责。

但这是抑郁症的症状,更宽泛一些说,这亦是身体里化学作用的结果。其实是超出抑郁症来访者自己控制的能力的。

8、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

就像你加班加了三天三夜。你头晕、想东西特慢、注意力怎么也没办法集中,感觉一样。

我听到更有趣的描述是,就像健康时候,你想事情能想一个圈,甚至两个圈,抑郁的时候,想一半,圈圈就卡住了,回头连刚才在想什么,都记不住。

9、有死亡的念头。

死亡的念头会反复出现。当你以上的症状都出现的时候,失去“生命力”,人很难再对生命有留恋和兴趣啊。

10、持续两周以上。

这是个更关键的标准。有时候女生生理期的时候,以上大部分症状都经历一遍。或者生活中遇到些事情,使得你有那么两三天滴水不进哭泣不止。但是,倘若你出现以上很多症状,每天如此,持续超过两周。请一定寻求专业的帮助。

美国精神分析学会有一个提醒,如果你出现:

01 情绪每天都低落、空虚、没有价值感;

02 你对周围一切事物都丧失了兴趣”,持续两周以上;

世界卫生组织的提醒是,如果再加上

03 疲劳、思维迟缓;

这三项中出现任意两项,而持续两周以上,你就处在罹患抑郁症的高风险之中。请一定去专业医院寻求诊断和帮助。

但是,也请千万不要认为,人只有严重到对生活完全丧失兴趣,才值得去寻求帮助。更常见、但确实不幸的事情是,抑郁症的患者往往很聪明亦很努力,他们常常在有初期症状的时候,咬牙坚持,认为自己大概只是矫情事儿妈,挺一挺就过去了。他们甚至更苛刻地要求自己像个健康人那样生活、工作。

而更善待自己、善待生活的是:倘若当你感觉不适,请及早寻求专业的诊断和帮助。就像口渴了要喝水,骨折了要养伤,抑郁症作为一个生理、精神可见的疾病,它值得你认真地给它一剂药方。

为什么生病?

抑郁症有很多可能的起因,包括大脑激素、神经递质的不平衡,基因易损性,遗传,生活中的压力事件,药物以及药物滥用问题。一般来说,我们认为是这些因素中的部分或全部共同作用导致了抑郁症。

所以得了抑郁症不是因为性格不好、意志薄弱,只是我们的大脑(有生物基础)生病了,有别苛责自己,给自己更多宽容。

图:简里里

在诊断里面,抑郁症被归类为精神类的疾病。关于抑郁症,我们无法用一个直观单一的给予诊断,一些抑郁症测试量表的结果仅能作为诊断的参考。

时至今日,我们对于抑郁症的诊断仍然只能依赖于精神科医生在医院对于患者症状的问诊。(注:在,即使是精神科医生,也必须是在医疗场所做出的诊断才是合法的)

(而需要强调的是,“抑郁症”作为一个精神疾病的诊断名词,其实背后有更加复杂的成因。从心理动力学角度,对于“抑郁症状”的概念化有着更加复杂的理解。即便是单一的“抑郁症状”,可能也伴随着不同的生理/心理疾病、或者状态出现。)

最重要的是专业人士的指导。

最重要的是专业人士的指导。

最重要的是专业人士的指导。

求助渠道:

1. 精神科:精神科医生能够对于抑郁症患者进行诊断、开药。一些药物通常需要1个月左右才会发生可见的作用,请一定遵医嘱,并请按时复诊和调药。(在当地的精神科医院和门诊寻求帮助)

2.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进行谈话咨询。提供一段抱持的人际关系,来帮助来访者有更多情绪体验和表达,给出思考的空间,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有一些流派能够有效地解决“症状”,而一些流派更适合从更深层的角度来做自我探索和成长。(来简单心理找心理咨询师 :)

需要留心的是,“抑郁症状”常常伴随其他的生理/心理疾病、人格障碍或者状态出现。请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才能“对症下药”。

1、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鼓励Ta就诊,遵医嘱吃药、求助心理咨询。

2、陪伴Ta。

不要试图改变对方。提供陪伴,给Ta关注、尊重、接纳与爱。

另外,如果察觉到Ta有的想法,请参看这篇文章:关于 | 一些事实和一些态度。

3、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和精力

不要试图去做救世主。原谅自己的不能,接纳自己的局限,也建立自己的边界。当你觉得耗竭的时候,花一些时间好好照顾自己。你得先能照顾好自己,才有可能照顾好他人。

我们是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拥有800 位海内外心理咨询师,只有约10%的申请咨询师能够通过面试考核;目前为止简单心理已为40万 人次提供了高质量心理咨询服务。

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欢迎来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体验哦,私信回复“心理咨询”,获取咨询链接吧~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