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情绪管理 > 情绪调节

心理学的初级思维能力有哪些(元认知名词解释心理学)

元认知名词解释心理学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认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认识和控制.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例如在教学心理学中常提到“学习如何学习”,指的就是这种次...

思维障碍的类型及原因

思维障碍属于认知障碍

包括二类

一、思维形式障碍

1、思维奔逸。表现:语量多,语速快,滔滔不绝。

2、思维迟缓。 表现:语量少,语速慢,语音低沉。

3、思维贫乏。表现:沉默寡言,很少主动讲话。

4、思维松驰或散漫。表现:对问题不中肯,不切题,交谈困难。

5、破裂性思维。表现:意识清楚,语句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

6、思维不连贯。表现:言语破碎,语句片断,无主题。

7、思维中断。表现:言语在不该停的地方停。

8、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表现:与主题无关联想。不受支配。

9、思维云集。表现:强制性思维不受患者支配。突然出现,迅速消失。

10、病理性赘述。表现:不听劝说。

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表现:別人无法理解的含义。

12、语词新作。表现:自己创造一些文字,图形成符号,并赋予其特殊含义。

13、逻辑倒错性思维。表现:推理荒谬,无前提,无逻辑。

二、思维内容障碍

A、妄想又称"被控制妄想"

1、关系妄想

2、被害妄想

3、特殊意义妄想

4、物理影响妄想

5、夸大妄想

6、自罪妄想

7、疑病妄想

8、嫉妒妄想(无中生有)

9、钟情妄想

10、内心被揭露感

B、强迫观念

强迫性思维指某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出现在患者脑海中。

1、强迫性记忆

2、强迫性穷思竭虑

3、强迫性计数

4、强迫性怀疑

5、强迫性对立关系

C、超价观念

观念具有片面性,患者有明显感彩。

这些是曾经学变态心理学时的整理,变态心理(或异常心理)是咨询师诊断来访者的一个诊断标准,非专业切莫对号入座。

心理学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观点举例子解释

皮阿杰通过观察和实验工作来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他研究了思维、感知、语言、智慧的发展,甚至还研究了儿童的因果和道德概念的产生.他坚决主张人的心理的发展(或认识的发展)是婴儿和他的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经总结:
1.他的一般原则包括:
(1)组织(不断地把简单的系统或图式整合成更复杂的);
(2)平衡(在这些不断整合过程后面的内驱力);
(3)适应,它包含两个过程:同化(从环境中吸收那些能够有效地和现有图式结合的东西到心理的组织中来)和调节(当新刺激不能被同化时改造现有的图式和创造新的图式).

2,在皮阿杰的学说中,认识发展可被视为一系列连续的阶段.最粗略的阶段是:
(1)感觉运动阶段,在此期间出现了先天的反射的整合和一个稳定物体的概念;
(2)具体运算阶段,包括符号思维能力的开始以及语言和守恒能力的发展;
(3)形式运算阶段,在此期间成人抽象思维能力终于产生了.

3.一般来说,这些阶段是按不变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出现,而且在一个特定的文化中的所有儿童差不多是在同一年龄时达到的.然而,在不同的社会中,这些阶段的出现时间都有实质性的个别差异.

4.对某种能力,专门训练能够加速心理的发展,至少是能达到某一种程度, 但是这种训练效果的普遍性和范围仍然在继续研究中.
例如他所说的组织,就是说心理生活是由简单元素之间或图式之间日益增加的相互关系而建立起来的.这些元素或图式结合起来,形成新的而且越来越复杂的图式.
又如他所说的感觉运动阶段,即从出生到大约两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婴儿的心理组织是从很少几个天生的反射反应建立起来的,而这些反射反应就是他的心理发展的起点.
皮阿杰的学说对《知觉生长模型》理论的贡献不少.例如,《知觉生长模型》中的“信息痕迹”与他所说的简单元素相类似;“表象”与他所说的图式相类似;“知觉单元”和“知识结构”的成长过程也是从简单开始,逐渐形成新的、越来越复杂的结构.

思维及其特征从心理学角度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思维有以下一些特征:
(1)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加以概括.概括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另外,概括是人们形成概念的前提,也是思维活动能迅速进行迁移的基础.概括是随人们认识水平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的.人们的认识水平越高,对事物的概括水平也就越高.
(2)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由于思维的间接性,人们才可能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事物和属性,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思维认识的领域要比感知觉认识的领域更广阔、更深刻.
(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思维活动常常是由一定的问题情景引起的,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思维不是简单地再现经验,而是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建构的过程.

什么是思维层次

学习逻辑,发挥想象

思维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逻辑思维,其二是非逻辑思维。

何谓“逻辑思维”?概而言之,就是运用理性进行的思维,也可以解释为摆事实、讲道理的思维模式。 这类思维是有基本规律和一定程式的,不能乱来。很大程度上,属于规定动作。那么,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途径就很清楚了,必须掌握动作要领,亦即首先要掌握最基本的逻辑规律,比如同一律、排中律和矛盾律等。还应该了解一些形式逻辑的基本方法,比如分类、抽象、分析、综合、类比、归纳和演绎等。这些个玩意儿说起来似乎挺复杂,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在思维的过程中,脑海中所运用的对象,或者说概念,要尽力想清楚,不能含糊;前后要一致,不能自相矛盾,也不能有歧义。小葱拌豆腐,一清二楚。对象之间的各种联系,都要讲究真凭实据,不可胡猜冒料。掌握了上述基本规律和方法,若能不断加以运用,则逻辑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提高。对规律的理解越深刻,方法的应用越灵活,则逻辑思维的水平就越高。

非逻辑思维的基本原理与上述规则有很大不同,不属于规定动作,不讲究什么固定程式,而类似某种不拘一格的自选动作。很大程度上,就是让思维天马行空、自由翱翔。所以,非逻辑思维的最大特点,是强调灵感和想象力。说到这儿,有人可能会怀疑,难道胡思乱想就是非逻辑思维?这谁不会啊!还别说,从人的认知过程看,如果不能发挥想象力,就算是放开来让人胡思乱想,人们多半还是会局限在曾经的经验范围之内,其实也乱不到哪儿去。比如,三十年前,有人会胡思到移动互联网吗?二十年前,有人能乱想到如此方便快捷的电商模式吗?虽然没那么早的预见性,但在芸芸众生当中,还是有人比其他人更早想到了移动互联网和新的电商模式,并最终成为引领时代的弄潮儿。所以,非逻辑思维实际上是一种比逻辑思维更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而提高非逻辑思维能力的路径,就是利用人所固有的自由意志,尽力发挥人的想象力。

非逻辑思维是创新的源头,而逻辑思维是把创新最终变为现实的路径。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