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婚恋心理 > 恋爱心理

广泛性焦虑症与神经衰弱的鉴别诊断(这段时间总是会被吓到)

这段时间总是会被吓到

三甲 北京大学医院 精神科

植物神经紊乱和焦虑症的区别在于什么地方呢

谢邀!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该如何判断,我们可以借此讨论一下二者的关系。

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是以焦虑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精神障碍。焦虑综合征表现为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精神症状是指一种提心吊胆、恐惧和忧虑的内心体验伴有紧张不安。躯体症状是在精神症状基础上伴发自经系统功能亢进症状,如心慌、胸闷、气短、口干、出汗、肌紧张性震颤、颤抖、颜面潮红或苍白等。

对于焦虑障碍来说,遗传因素、个性特征及心理社会因素在其发病中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焦虑障碍分型众多,各自表现不同,但具有许多共同之处,具体表现为下面几个方面:

1.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2.病前多有一定的易感素质和人格基础。

3.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生理方面:增高的中枢神经系统警觉水平,可伴有睡眠障碍。增高的机体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心悸、出汗、口干、肌肉紧张、震颤等。可有内脏器官功能失调及多系统的躯体症状。

心理方面:对危险的过高评价和防御反应。持续的精神紧张、不安、痛苦的情绪。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效率下降。

行为方面:无目的行为、动作增多,行为效能下降,运动性不安。难以采取现实目标指向的行为。缓解焦虑的行为,如回避、退缩、寻求刺激、物质依赖。

4.没有可以证实的器质性疾病。

5.对疾病有一定的自知力,疾病痛苦感明显,有求治要求。

6.社会功能相对完好,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7.病程大多持续迁延。

植物神经紊乱

植物神经紊乱又称自经功能紊乱。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大系统组成,主要支配心肌、平滑肌、内脏活动及腺体分泌,受大脑皮质和下丘脑的支配和调节,不受意志所控制,所以称为自经。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在这两个神经系统中,当一方起正作用时,另一方则起负作用,很好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这便是植物神经的功能。如果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被打破,那么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

植物神经紊乱在病因上与焦虑障碍类似,主要是与遗传、生物、性别、年龄、社会心理、个人躯体素质等因素有关。

植物神经紊乱是指当交感神经功能降低或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时,表现为瞳孔缩小、唾液分泌增加、心率减慢、血管扩张、血压降低、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增加、肝糖原储存增加以增加吸收功能、膀胱与直肠收缩促进废物的排除。当副交感神经功能降低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时,则表现为瞳孔扩大、眼裂增宽、眼球突出、心率增快、内脏和皮肤血管功能收缩、血压升高、呼吸加快、支气管扩张、胃肠道蠕动分泌功能受抑制、血糖升高及周围血容量增加等。

植物神经紊乱与焦虑障碍的区别

从上述描述中,可以看出二者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可以说互相涵盖对方,但又彼此不同。在精神心理领域,往往会将植物功能紊乱划分在焦虑障碍的症状中去看待。

首先,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影响也不同。焦虑障碍偏向于心理情绪问题,植物神经紊乱则是实实在在的躯体症状。相对来讲,焦虑障碍的严重性要比植物神经紊乱更重一些。

再者,二者的影响因素导致的病程走向也不尽相同。焦虑障碍是一种持续性的病程,植物神经紊乱会受到影响因素而出现持续或间歇,甚至发作性的病程。

另外,二者的干预不尽相同。焦虑障碍是需要抗抑郁/焦虑药物、心理和物理治疗来处理的,植物神经紊乱则需要根据引发原因来选择,比如因躯体疾病导致的植物神经紊乱需要处理的是原发疾病。

祝大家健康!

如何在有心理障碍的情况下区分抑郁、强迫、焦虑、疑病症及边缘性人格障碍及治疗

抑郁症大家都熟悉,我就不介绍了,今天介绍另外五种典型神经症,很多人都有,可总是被忽略,到医院检查还没问题,花了不少精力和钱财,也没有效果。因为很多不学心理的医生也不熟悉,所以很多反复就医,最后还是没有解决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心理上来的,现在就介绍这五种典型神经症。从症状最轻的开始介绍一、神经衰弱、(1)健忘,体力衰弱,疲劳感(2)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3)失眠。(4)头痛(5)胃胀、肠鸣、便秘或腹泻(6)心悸、胸闷、气短、肢体瘫软、乏力、濒死感低热。(7)女子不调,男子遗精、等。(8)心悸、气短或换气过度,乏力、头晕、多汗、失眠(9)怕光怕大的声音二、焦虑症、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患者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正常情况都是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出现焦虑,焦虑症患者是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出现的这些症状。一旦发作时,患者突然出现极度恐惧的心理,体验到濒死感或失控感。很多都是打120到医院,检查结果都是正常,很难确定病情。三、恐怖神经症:患者对某些特定的对象或处境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情绪,而且伴有明显的焦虑及自经症状,并主动采取回避的来解除这种不安。患者明知恐惧情绪不合理、不必要,但却无法控制,以致影响其正常活动。恐惧的对象可以是单一的或多种的,如动物、广场、闭室、登高或社交活动等。我们常见的有社交恐怖症,病人就会出现发抖,脸红、出汗或行为笨拙、手足无措,尤其回避与别人谈话。还有的一种就是特定恐怖,有得怕蛇,就是电视上看到蛇都吓得瑟瑟发抖。有的不能见到血,看到血就昏厥,看电视也不能看到血的画面。四、强迫症: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病人体验到观念或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常见的就是强迫洗手,知道不用三遍五遍的洗,可是控制不住,还有的对数字强迫五、疑病症:主要指患者担心或相信自己患了某种或多种严重的疾病或目前尚未被认识的躯体疾病。患者表现为过分关心自身健康和身体的任何轻微变化,并做出与实际健康状况不相符的疑病性解释。疑病症状可为全身不适、某一部位的疼痛或功能障碍。病人诉躯体症状,反复就医,尽管经反复医学检查医生给予没有相应疾病的医学解释也不能打消病人的顾虑,常伴有焦虑或抑郁。身边有得癌的去世了,就怀疑自己也得了癌症,四处求医是明显特征。三清咨询室:在生活中这些人有明显的特征:1、内心脆弱的人,首先并不认可自己的价值,把自己掩藏起来,然后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开始自卑,越自卑越掩藏自己,越掩藏越自卑,恶性循环2、可能对方一个有点敌意的眼神就能让我觉得自己是不是做错什么,可能对方不回我信息就会觉得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十分在意别人的看法。3、想太多,有时候爱哭,生气哭,委屈哭,难过哭,激动哭,伤心哭,痛哭,跟人吵架话没说完眼泪就稀里哗啦的4、什么思绪都放在心里。怕被拒绝,怕失望,怕受伤,再怎么想念,也不会主动联系别人。内心敏感而且脆弱,并且习惯自我保护。害怕自己付出的没有任何回报,胆小,怕受伤,所以变得更加克制自己。凡事往最坏的方向去想,不自信也变成了一种常态5、碰到熟人很纠结要不要主动打招呼,心里默默祈祷对方没看到自己就不用寒暄6、总是觉得恋爱对象没有很喜欢自己,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一点小事就会爆发,冷战总会等他先让步来哄自己7、别人都认为很高冷,不敢接近,实际上是自我防御针对这些问题,老师的建议是:很多神经症患者都是从小带来的不安全感,因为不安全感,才会焦虑恐惧。同时从小家长一直是高要求,慢慢成长的过程中,自己也会逼着自己一直努力,也会逼着自己一直优秀。这种类型人对婚姻抱着很高的希望,当婚姻中出现小的问题时候,在他们心里就是很大的事情,他会对另一半希望很高,当对方实现不了自己的要求时,他就会很失望。所以神经症患者的婚姻很多都是冷战,因为他们不敢面对生活中深层的问题,为了回避矛盾,这能这样来应对家庭纠纷。这种恐惧还会影响到孩子,他们对孩子要求特高,有的甚至苛刻,所以他们的孩子都是从小学习好,非常听话,很多到了初高中就开始怠学,叛逆。孩子小时候爸爸妈妈可以控制恐吓,当长时间在这个环境中,孩子也大了,孩子出现叛逆也是一种自救行为,所以神经症问题影响整个家庭和谐和健康成长。在工作方面,我们因为要求高,一般对同事我们心里会看不起,因为易激惹,我们的不高兴马上就会表现出来,但是并不会吵架,只是心里不高兴。时间长了同事也会对我们心存芥蒂,因为不知道那句话就会不高兴。所以在单位缺少知心朋友,在家里也没有能说心里话的人,自己觉得没有人会理解自己,路越走越窄,心里真的是很落寞。所以要改变自己的认知,当我们看法变了,我们的心态就会变了,我们做事的就会变了。我们做事才不会先想到失败,我们才会有正知正念。当我们允许生活中一切现象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有怨恨恼怒烦的负面情绪,我们看到什么都好的时候,我们才能享受到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慢慢我们的恐惧会消失,我们的控制会消失,我们才会自在,才会走出阴暗的心理,我们才能真正面对未来。三清老师从事心理咨询多年,从身心灵整体方面做治疗,有咨询的可以关注我,私信我

焦虑是精神疾病吗

您好!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或持续性的焦虑、紧张、惊恐不安等焦虑情绪,并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和运动性不安等症状。临床上有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发病形式。惊恐障碍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焦虑症。惊恐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预测性。广泛性焦虑是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患者因难以忍曼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根据患者的症状,排除用药等治疗禁忌,选用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

焦虑要看伴随哪些其他症状加辅助检查才能确诊。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处境的一种紧张情绪,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紧张、担忧、不安全感)或发作性惊恐状态(运动性不安、小动作增多、坐卧不宁、或激动哭泣),常伴有自经功能失调表现(口干、胸闷、心悸、出冷汗、双手震颤、厌食、便秘等)。

使用或滥用某些抗精神病药后出现紧张、烦躁、不安,或停用某种药物后导致急性焦虑发作——药源性焦虑。

伴有高代谢症群(多食、易饥、疲乏无力,怕热多汗)、甲状腺肿大及突眼征,并表现为心悸、胸闷、气促,重者可有心律失常,神经过敏、易于激动、多语多动,烦躁多虑、紧张失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内分泌科排除)。

突然发作性、突然终止的快速而规则的心动过速(一般在100~180次/每分钟之间),发作时可出现休克、心前区疼痛,伴有心悸、紧张、烦躁、不安——阵发性心动过速(心血管内科排除)。

餐前或剧烈活动后,易发生饥饿、心悸、冷汗、乏力等症状,严重时视力模糊、复视、伴有心悸、紧张、烦躁、不安——低血糖(自我排除)。

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头痛、心悸、出汗、面色苍白、恶心、乏力、心动过速,发作性高血压等特征和紧张、烦躁、不安;发作终止时血压迅速降低,前述症状逐渐消失,伴有皮肤潮红、发热、出汗、虚弱、乏力——嗜铬细胞瘤(内分泌科排除)。

青年、中年女性,可在发作时间短暂的胸痛、心律失常的情况下,伴有心悸、惊恐、紧张、烦躁、不安——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心血管内科排除)。

中老年人(40~55岁称早老,男65女55岁称老年)逐渐出现并加重的性格改变(急躁易怒、自私、主观固执)智能降低(抽象思维能力、记忆、计算、定向、判断能力),伴有其他老年体态、体征,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幼稚愚蠢、时哭时笑)和焦虑、紧张、烦躁、不安——老年性痴呆症(精神心理科排除)。

具有持续性(病程持续一个月以上)阵发性、惊恐、不安,并有明显的自经系统症状(心悸、呼吸困难、胸闷、喉部堵塞感,头昏、颤抖、手脚发麻、出汗等),但发作时并无其他明确的精神病性症状,亦无躯体疾病或脑部器质性疾病的体征——慢性焦虑症(广泛性焦虑症)(精神心理科排除)。

自知力完好,不丧失社会生活能力,明知错误的、不必要的紧张、恐惧、烦恼,或强迫性地回忆、怀疑、意向或动作行为,但并无其他明确的精神病性症状,亦无躯体疾病或脑部器质性疾病的体征,常主动积极求医——强迫症(精神心理科排除)。

建议抓紧时间到办的医院精神科门诊就诊,医师通过面对面的问诊、查体(视、触、扣、听、量)后,决定必要的化验检查,结合病史鉴别诊断排除。关键是明确诊断,排除用药等治疗禁忌,再确定治疗方案后,才会有明确的治疗疑问需要咨询。

焦虑症其实就是身体虚吗

不是的,首先我就是一个焦虑症患者,根据我的亲身感受,主要还是由于长期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和生活习惯,另外还是由于压力过大长期积累,并且又释放不出去,日积月累,终于压垮了最后一根稻草,于是逐渐睡眠变差导致的!当然还远远不止这些…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