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情绪管理 > 焦虑症

家人如何照顾抑郁症病人(家人有抑郁倾向,我应该怎么做)

家人有抑郁倾向,我应该怎么做

心理、思维模式的更新,升级

能够感受到,您对丈夫心理的关注程度程度高。

已经非常不错了,比起那些看到丈夫“严重焦虑,十分缺乏对生活和工作的积极情绪,”而否定,甚至责备的妻子好很多。

看来您不仅深爱您的丈夫,而且爱的比较到位,爱到心理层面,起码不怎么会为丈夫的心理做负功。

您丈夫一定是个超级敏感的人,照顾别人的情绪胜过照顾自己,甚至不怎么关注自己的心理感受、或者说将自己的感受置之度外,忽略了自己精神层面的建设。

应该是不太会自我保护的人,甚至强行要求自己接受,自己无法理解的事情。就像强行自己吃自己身体无法消化的食物,天长日久,无法理解的事情越来越多,积压到了自身无法承受的程度。

中年是身体机能下降,开始有明显感觉的时候,正好遇到心理问题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身体、心理水平到了最低点,“严重焦虑,十分缺乏对生活和工作的积极情绪,”您开始“疑似”“丈夫遭遇中年危机,”。

水满则溢,您丈夫的心理状态他自己不满意,您也心痛不已他的现状。

想改变现状即心理、思维模式,调整、升级,靠您有针对性的、尽快摆脱,希望渺茫,您毕竟不是心理专业人员,如果您具备这样的能力,您丈夫不会发展到现在的程度。

唯有心理专业人员才有望尽快解决问题,(任何人怎么大投入心理、思维模式的更新都不过分),毕竟心理质量决定生命质量。

抑郁,心理感冒而已。

“我怎么能更好地陪他撑过这种状态?”

一切困难,看清楚了,就是纸老虎。

作为抑郁症患者的亲人,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她度过难关

感谢悟空问答邀请

做为抑郁症患者的亲人,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她度过难关?

抑郁症的患者大多是因为生活挫折不敢面对,而自身的心理素质又脆弱造成的。治疗的过程是漫长的,需要家人的陪伴和开导,更需要有耐心去倾听她的内心想法。

我们村里有个女孩,因为上高中时经常头痛无法学习而休学,她一直学习成绩优异心气高,却不能继续学习了,所以她心理承受不了得了抑郁症。经过治疗她的情况控制住了,后来和同村的一个男孩结了婚,婚后婆婆百般刁难,对她非常苛刻,结果造成她旧病复发,最后离了婚。我因为开店她经常来店里买东西,和她慢慢熟悉起来,两个人经常里聊天,现在的她已经差不多好了。所以对待这样的病人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正规医院治疗。

配合药物控制病情。有的病人躁动容易发生过激行为,所以一定要接受正规治疗。

第二陪伴倾听。

抑郁症患者都是孤独的,最好是有家人朋友陪伴,多倾听他的内心世界的想法,把他的心结打开,只有这样他才能从他筑起的城墙里走出来,尽量不要刺激他。

第三鼓励。

鼓励他走出家门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和人,给予他最大的支持,让他对未来充满希望,有勇气面对明天。

抑郁症患者大多心思单纯,思想固执。他们只是坠落凡间的天使,只要我们多给他们一些爱一会好起来的。

重度忧郁症治疗后,家人应怎么照顾

谢谢邀请。

重度忧郁症治疗后,如果已经完全治愈,则不需要特殊照顾和康复训练,可以回归到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状态。如果患者只是在临床上已经治愈出院,在实际生活中仍有情绪低落、无常工作等症状,代表实际上并未完全痊愈。

此时,家人需要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陪伴患者,家属可以经常陪同聊天以缓解其情绪低落,给予其爱和情感上的支持。如果是心因性的重度忧郁症,还需要介入心理科的相关治疗。同时,如有必要,还可听从医嘱使用以下药物,比如抗抑郁和抗精神的药物,还有心境稳定剂等,帮助患者缓解后期的忧郁情绪,减少自残倾向等负面思想。

心病还须心药医。患者自身的性格因素,成长经历当中的重要事件和创伤件,都会对目前的忧郁症恢复产生重要影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用认知行为疗法和精神分析疗法帮助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剖析和治疗。

首先我们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同患者一同探讨疾病发生的原因、情绪的变化历程,将发病的完整链条整理清楚。在生命早期阶段,针对不同的来访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创伤,比如说从小持续性的被家长否定导致的长期抑郁,此时我们需要使用精神分析疗法回溯到患者的童年阶段,从根源处去感受、体察、发现患者多年来被压抑的症结,重构内心的认知世界,触动心灵的二次成长,从而引起患者的释怀,促进其心灵的健康成长。

然后分析患者认知模式的问题。诸多抑郁症患者都经常会有以偏概全、否认自己的非理性思维。最后,着重于行为模式的训练。针对不同类别的非理性思维,咨询师会设定相对应的行为训练模式,这些行为训练只要家人陪伴患者一同坚持下来并逐渐巩固,那么就可以完全的治愈并恢复正常的生活。

行为训练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内在的状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如果一个人生活模式是晚睡晚起,比如经常凌晨睡觉,下午起床,那么就需要有效的实施方案来及时的调整作息。生活需要有结构有条理,咨询师可以根据对患者的了解,经过专业的判断,指导患者可以通过合理运动,适度的跑步和瑜伽活动等,或者找到自身的兴趣点所在,去学习音乐或者烘焙技术,多学习并参与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以此来引导患者逐步回归到正常的生活状态中来。

据说,苏格拉底对们提出的问题以及自己挑起的问题“从来不给一个直截了当,无懈可击的回答。……相反,他总是刚把他们引入问题的迷宫,便中止谈话,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像苏格拉底的思维,那种无止境的设问,追问,怀疑(其实也是自疑),旨在去除认识中的迷信,突破知识构建时的边界——自设的樊篱。我们专业的咨询师也可以指导患者像苏格拉底一样通过写一些文章来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世界,促进内心世界的情绪和想法更好的表达和流露,这也是一项非常行之有效的行为训练模式。

另外,患者也可以在咨询师的指导下使用“空椅子技术”和冥想技术。这可以帮助患者全面觉察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验并分析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帮助患者朝着统整、坦诚以及更富生命力的存在迈进。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帮助,也祝愿您的家属可以早日回归到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温暖。

陪伴抑郁症的人该怎么做

如果你身边有一个抑郁症患者,你可以做很多。

一、认识抑郁症1、抑郁情绪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抑郁情绪,一般是指因为具体某件事情的影响和刺激,产生的焦虑、压抑、自我否定、对人生产生绝望等一系列感觉的情绪。抑郁情绪最大的特征就是,是有具体诱因的。比如说,亲人的离世、失恋、生活出现不好的重大变故。一般来说,抑郁情绪产生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感觉到人生无 望,痛苦,绝望,严重的时候会失眠,有和自残念头,自我否定,进而影响到对日常生活的认知,时间长了会损伤脑细胞。抑郁情绪其实是可以根治好的。基本就是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大部分人其实是抑郁情绪,因为每个人都有。

2、抑郁症抑郁症和抑郁情绪是两回事。抑郁症不仅仅是心理问题,也有生理原因。抑郁症还有一大堆的细分。大部分患者都是躁郁症(情绪双向,低落和快乐并存。),真正单向抑郁的好像不多。现在医学的角度上说,抑郁症的生理缺陷在于缺少儿茶酚胺,主要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大 脑突触间隙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下降有关。所以如果发展到“症”的状况,就是一种病,和感冒发烧癌症一样,就是一 种病,只不过这种病不是明显的身体残缺。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这两个东西是可以让人感觉兴奋、幸福和快乐的激素。抑郁症的人基本上这种东西很少。

抑郁症最大的特征就是没有什么具体的诱因和刺激。只不过当发生重大生活变故的时候,患者受的刺激和反应会更加强烈。而且抑郁症基本上是反复性的。如果你不幸患上了抑郁症,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基本上根治的可能性不大(我治好了,有后遗症,而且确实偶尔会担心复发。但是和抑郁症时期已经完全两个人)。但是痛苦是可以降低的,就是说那种激烈的情绪是可以得到缓解的。可是还是会比正常健康的人类感受到的痛苦多和敏感。3、抑郁体质一般来说,有抑郁情绪和抑郁症的人,都是属于抑郁体质。就是说你的体质问题。就像,有些人容易感冒,病毒一来就肯定感冒,有些人就不容易感冒是一个意思。抑郁体质的人,对抑郁这种东西是免疫力比较差。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抑郁体质是会遗传的。但是抑郁症貌似不会遗传。比如,父母其中有一方抑郁症,那孩子不定一定会有抑郁症,就是说不会缺少那两个要命的激素,但是很有可能孩子会是抑郁质,就是比较容易产生抑郁。

二、如何自查 根据以上的基本概念(根据自身经验以及病友的经历得出,不一定据有科学性),如何判断自己到底是抑郁症。 其实一百度,都能出来。可是百度能给出的,是抑郁情绪的自查方法。不是抑郁症的。如果你是没有什么特别事情作为刺激,就妙明奇妙的低落,绝望,符合上面的症状,并反复出现。一定要看医生!一定要看医生!一定要看医生! 在和抑郁症的朋友聊的时候,我发现”反复“这件事情,是判断的绝对靠谱的标准之一。什么叫反复?反复说白了就是一会好一会坏。好的时候,天也是蓝的,云也是白的,人生真的很美好。可是这种好,不会持续多久,有些人一两个月,有些人一两周,有些人一两天,就会妙明奇妙又回到痛苦的状态。而反复最大的问题就会让人越来越绝望。因为好容易好两天,舒服两天了,情绪又来了,每一次反复都是会恶化的。等到再好 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恐惧,觉得没两天又会继续那么痛苦。这就会给人一种很强的心理暗示,那就是你永远好不了。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了解病人的感受

抑郁症既然是生理和心理双重结合的一种病,对于患者本身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大部分有抑郁感觉的人都会有以下的心理状况:

自我否定。这是很普遍的。什么都是自己的错,自己这不好那不好,对自己完全的怀疑,甚至怀疑是否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也许在别人眼中,TA是一个成功的开朗的人,可是如果他有抑郁症,内心对自己的否定已经到了极致的程度,甚至对于自己得病的事情,都是抱着“别人都好好的怎么我就有问题了,一定是我矫情”这种想法

对人生产生绝望感。这种绝望是完全可以到生无可恋的程度。不仅仅是对现在的生活觉得没意思,对未来觉得没意思,甚至对以前过过的生活都持有怀疑态度。每天想的事情就是人生的意义这种宏大的哲学问题;

自我封闭。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也不敢和别人说怎么回事。非常想说,但是说不出来,因为就是痛苦。莫名其妙的痛苦,所以就不说了,而且先入为主的认为,就算说了别人也理解不了

,自残。自残是因为内心压抑到需要身体承受一些发泄。真正和自残的人,是不会害怕的,也不会觉得疼的。因为活着的痛苦已经远远的大于对死亡和痛感的恐惧

精神上钻牛角尖。对一件事情不停的像筛筛子一样筛自己的内心,一遍遍想,一遍遍的钻,越钻越小,打转转出不来,严重的时候回明显的感觉到情绪已经是一种物质了。情绪的任何波动都会耗费巨大的体力。而抑郁症的感觉就是每天情绪在拉松。

恐惧。早晨起床的时候绝望感会更重,很多人在晚上反而觉得稍微舒服一点

心痛感。有些人会有明显的心痛感。心痛的感觉一般来说就是像把心挖出来在油锅上煎,或者被人攥着不停的捏。这些不是真正身体的那种疼痛,只是感觉上的疼痛

无法体会正常的快乐。躁郁症因为是双向的,所以说是时低落时兴奋。那种兴奋会让病人以为是快乐的。其实不是。只不过是低落的另一面。抑郁症感受不到、理解不了正常的快乐和幸福的感觉。

以上是很普遍的心理反应。还有其他的,每个人反应都不同。生理反应每个人是不同的。失眠应该是最轻的症状了、自残、、无法呼吸、崩溃大哭、撞墙的都有。就算不做事,内心却不会停止的在想。

正常人是很难理解这些的。这世界上确实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如果有人出现了以上的这些反应或者内心状态,其实周围的人给他说什么人生很美好,未来充满希望,对于抑郁症来说除了会让他们觉得更加绝望之外,没有任何的作用。因为完全感受不到,还会产生更加强烈的自我否定。

抑郁症的人,思想比较复杂,情绪比较敏感。其实大道理懂得更多,因为想要不停的排解自己的情绪,就会看很多东西寻找很多方法去解脱。所以在发病的时候,说安慰的话,或者道理,是完全没有作用的。真正发病的时候,信仰、励志、积极的情绪,都不会有作用。在这种时候,如果周围的人给他说这种话,就相当于你给一个刚撞了车全身骨折疼的要死要活的人说,你出去跑两圈就身体健康了是一个道理。

四、如果你身边有一个抑郁症患者,你该怎么做

抑郁症,发病,基本上没什么言语是能安慰的了的。其实抑郁症病人,如果还有力气,最希望的就是身边的人能基于理解和支持。也许你什么都不用说,哪怕就是陪着,恋人的话抱一抱,让他哭一哭,给TA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哪怕只有几个小时几十分钟,TA都能扛过去。

抑郁症最大的痛苦就是孤独感和害怕被抛弃。因为强烈的自我否定,就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会离开自己,因为自己实在是太差了。所以其实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在面对对自己重要的人的时候,会在心理上付出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心力。也许TA什么都没做,但是其实从心里来说,已经不知道转了多少弯就在考虑如何才能让别人不抛弃自己。

所以一般来说,抑郁症的人,都会对别人很好,而且很能替对方考虑问题。一旦出了事,第一反应都是自己的错,会一再一再的降低底线和往后退。这样又造成了恶性循环。其实正常人类是不知道的。但是抑郁症的人就会觉得倍受伤害:付出得不到回报,我这样对你你为什么不能这样对我?还是我太差了,我怎样别人都不会喜欢我;所有人都会离开我,我不值得别人对我好,不会有人真正愿意关心我……

这些想法是不是看着都特烦,可是抑郁症患者,每天来回来去就这些事,这些类似问题,不停进入死循环,不停的想,不停的寻找解决方法。

要知道,谁希望自己得病?谁不希望生活幸福平静和快乐?可是生病了,并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抑郁的人,其实都是十分热爱生活的。而且有强烈的求生。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形成了病变。最怕的就是,当这些人去求助于身边的人,身边的人给予的不理解。

我听过最多的有关这个病的言论就是:矫情,无病,意志不坚定。在精神压力大到窒息,喘不过来气,呕吐,用头撞墙,放血的程度,还坚持在与病魔斗争,如果还叫意志不坚定,那真的就不知道什么叫意志坚定了。尤其是身边的人说这种话,对病人来说更是一种刺激。你会给刚截肢的人说,你怎么跑不下来马拉松,你真是意志不坚定!这都是一个道理的。

所以如果你身边有抑郁症患者,如果不知道怎么做,就什么都别做。不要自以为是的去安慰TA,用自己自以为对的那一套励志而积极的理论去劝解。不仅没用,还会起反作用。如果一个人因为抑郁症而想去,你再给TA说,你怎么这么不负责,你还有父母还有那么多爱你的人,你的身体是你自己的吗?类似的话,只会增加TA的决心,而不会有任何的好作用。

另外,请不要歧视抑郁症患者。他们就是生病了。就像正常人感冒也需要身边的人安慰一样的。如果正常人理解不了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反过来也是一样的。抑郁症患者也是感受不到正常人的心理和情绪。

附:抑郁症病人如何自救

在我自己治疗的过程中,动用了药物、运动、巧克力、香蕉以及心理辅导。个人的感觉,药物是为了让你的神经和情绪的运动变缓。这样其实没什么力气去想,吃了药以后脑子一片空白,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当神经和情绪得到休息,身体也可以得到休息。但是运动啊巧克力啊这些东西是为了补充令人幸福的那些激素的。(具体治疗请遵从医嘱)

这些化学的治疗手段,让我的感受是很清晰的:抑郁症最大的问题是思维得不到休息。思维每天运动,是非常耗费精力的,而且想的都是一些没用的事情。特别累。就像一个人特别大量的运动完,也睡不着觉,思维是一样的。一直在运动,不能休息,身体和精神上都无法休息,就开始失眠,越失眠越运动,最后把自己累的要死,内心特别绝望。

当时我的理论是:所有的精力都在想一些没有用的事情上面了,和自己作斗争。那么我哪有精力去干正经事情呢。所以我就得让自己这部分负面的思维停下来。休息下来,让脑子、心都空出来,这样才有精力去继续斗争。而且,反正人已经很痛苦了,那么就来点有效的痛苦试一下。

所以我当时用的方法是:强迫自己的思维休息。就是专注在任何一件日常的事情上面。吃饭,就是专注的吃饭,体会每一粒米的香甜;刷牙就是刷牙,感受牙膏的味道和在嘴里的泡沫;没事干的时候,当发现自己的思维又开始动了,飘了,就强迫停下来,看风景,感受微风什么的。

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非常痛苦。因为人已经习惯了思维乱跑,而且习惯了痛苦的状态,无法专注。控制思维非常难,常常自己发现早就不知道想了多久类似”我怎么这么痛苦“”我为什么活着“”未来在哪里“之类的事情之后,才能惊醒并且强制性的关注另一件当时在做的事情上面。

另外,就是每天打坐。打坐的时候就是强迫自己的思维休息。人什么都不干的时候,想的太多。所以哪怕就坐两分钟,都累的满头大汗。但是哪怕就每天思维休息两分钟,都能特别有效。所以就那么两分钟,强迫自己放空,思维停止,什么都不想。一样的,发现开始想了,立马让自己停止,什么都不想。这个时间越来越长,后来能到十分钟,半小时。一天能有这么几分钟,对痛苦的麻木就可以逐渐敏感起来。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