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一个人自卑的原因是什么意思(一个人为什么不愿意甚至不敢表现自己)

一个人为什么不愿意甚至不敢表现自己

是缺乏自信的典型表现 如何提高自信心 每个人都有遇到挫折的时候,但千万不要因为因一时受挫,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形成一种压力。

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应该保持头脑清晰、面对现实、勇敢面对、不要逃避。

冷静地分析整个事件的过程,分析一下是自己本身存在的问题,还是由于外来因素而引起的呢?还是两者皆有呢?假如是自身因素的话,那么自己就应该好好反省一下,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以后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呢?

事情已经发生了,不要急于去追究责任或是责怪自己,而应该想想事情是否还有挽转的余地呢?要是有的话,应该怎样做才能把损失或伤痛减到最低呢?应该怎样做自己才会感觉舒服一点呢?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请记住一句话?没有永远的困难,也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只是解决时间的长短而已。

困难与人生相比,它只不过是一种颜料,一种为人生增添色彩的颜料而已。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逃避问题或是借酒消愁,有道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啊!”

只要你对自己有信心的话,那么什么困难都难不倒你的。 那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呢?首先得先克服自卑的心理,树立自信心,每天在心中默念“我行,我能行”。

别的人能得行,我也行啊!

大家都是人,都有一个脑袋、两只手,智力都差不多。只努力,方法得当,那么什么事都能办到的。

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 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 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 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 不但自己行,帮助他人行; 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 争取全面行,高考才能行。

自信,是对自己能够达到某种目标的乐观、充分估计。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可以说,拥有自信就拥有无限机会。那么如何增强自信呢?1 :关注自己的优点。在纸上列下十个优点,不论是哪方面(细心、眼睛好等等,多多益善),在从事各种[url=javascript:;]活动[/url]时,想想这些优点,并告诉自己有什么优点。

这样有助你提升从事这些活动的自信,这叫做“自信的蔓延效应”。

这一效应对提升自信效果很好。

2:与自信的人多接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点对增强自信同样有效。

3:自我[url=javascript:;]心理[/url]暗示,不断对自己进行正面心理强化,避免对自己进行负面强化。

一旦自己有所进步(不论多小)就对自己说:“我能行!”、“我很棒!”、“我能做得更好!”等等,这将不断提升自己的信心。

4:树立自信的外部形象。首先,保持整洁、得体的仪表,有利于增强一个人的自信;其次,举止自信,如行路目视前方等,刚开始可能不习惯,但过一段时间后就会有发自内心的自信;另外,注意锻炼、保持健美的体形对增强自信也很有帮助。

5:不可谦虚过度。

谦虚是必要,但不可过度,过分贬低自己对自信心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

6:学会微笑。

微笑会增加幸福感,进而增强自信。

7:扬长避短。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抓住机会展现自己的优势、特长,同时注意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进步,肯定能增强自信。8:阅读名人传记,因为很多知名人士成名前的自身资质、外部环境并不好,如果多看一些 这方面的材料有助于提升自信心。9:增强自信的第九个方法:做好充分准备。从事某项活动前如果能做好充分准备,那么,在从事这项活动时,必然较为自信,而且这利于顺利完成活动并增强整体自信心。10:给自己定恰当的目标,并且在目标达成后,定更高的目标。目标不能太高,否则不易达到,如果达不到,对自信心会有所破坏。11:冒一次险。当你做了以前不敢做的事以后,你会发现:原来作这事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这对提升自信心很有帮助。12:排除压力。过重的压力会使自己意志消沉,对自身产生怀疑,从而破坏自信心,学会排除压力对保持原有自信帮助很大。13: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对自己喜欢做的事,因为比较投入,容易取得成功,继而产生成就感,这非常有利于自信心的提高。14:保持健康。注意全面的营养、保证身体锻炼、保持快乐的心境,良好的生理、心理状况会使自己产生幸福感,进而 产生自信心。15:尽量依靠自己。有事尽量依靠自己解决,能不断激发自身的潜力,并且通过一次次的成功,不断提升自信水平。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有志于成才、成功的人请培养你的自提高自信心的12条建议:1)每天照三遍镜子。清晨出门前,对镜整理着装。午饭后,照一遍镜子保持整洁。就寝前洗脸并照镜子,这样你就不会为仪表担心,而可以一心一意的去学习和生活了。2)不停地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积极的暗示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定势,会让你较少地利用意志力,而在自发的心理中实现自信心的增强。用主观、简洁、积极的语言坚持对自己进行暗示,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你不断暗示自己“我一定会把某某学科学好!”等。3)不要让人觉察你的窘态。你感觉明显的事情,其他人不一定注意得到,当你在众人面前感到面红耳赤的时候,听众可能只看到你两腮红润。所以,也不要实现考虑“想说些什么”张开嘴巴说出来就行,别人并不知道你心中的犹豫和紧张。4)不要过多的指责别人和无休止的批评自己。批评别人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而无休止的进行自我批评和否定,最终只能导致自己行为的失败。5)别人讲话时,你不必用插话来博取别人好感,只要注意听别人讲话,他们一定会喜欢你。6)为人要坦诚,不懂就是不懂。对别人的成就和魅力要勇于承认并给与适度欣赏,不能故作冷漠。7)要在自己身边找一个能与之分享快乐和承受痛苦的朋友。这样你就不会感到孤独。8)挑前面的位置坐。坐在前面会建立自信心,当然一开始你或许会感觉很不自在,不好意思,甚至有些心慌,这时你一定不能放弃。坐在前排是比较显眼的,但是要记住,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9)训练正视别人。不正视别人通常意味着,在你旁边我会感到很自卑,事事处处都不如你,你是强者,我是弱者。而正视别人就等于告诉他,我很诚实,而且光明正大,相信自己在某些方面比他强大,每人都存在优势的一面,关键就看如何发挥其自己的潜能。10)昂头挺胸向前走。这是一个人有超凡信心的表现,他们的步伐好像再告诉整个世界,我很有信心,我要去做很重要的事情。试着昂头挺胸走快一点,你会感受到自信心在增长。11)如果别人不理你,不要总觉得自己有错。对于有敌意的人,不讲话是唯一的方法。12)避免使自己处于一种不利的环境中。否则,虽然人们会对你表示同情,但他们同时也会感到比你地位优越而在心里轻视你。“一个人能飞多高,并非由人的其他因素决定,而是受他自己的信念所制约。”这里说到的信念归根结底也就是自信。在你想做一件事之前,你拥有了自信,也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什么是自信?自信是一种思想,一种内在潜意识,是对自己的肯定。我们口吃患者缺乏自信,或没有自信,甚至有自卑感,觉着自己讲话不如别人,别人哪样都好,而自己却一无是处。 这些人的生活是痛苦的,他们用消极的心态应对生活,整天处于悲痛、失落之中。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他们很少或从不参加集体活动,性格内项,不善言谈。因为他们没有勇气面对困难挫折,认为别人都比自己强,所以在社会竞争中没有机会,即使有了机会,也屡遭失败。 难道这些人能力差吗?不!他们的智力并不比别人低,有的人某些方面的表现甚至很卓越。就是因为自卑,缺乏自信,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不到正常的发挥,以至影响了自己的前程! 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有技巧和方法,否则,你可能花费几倍的努力,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为什么有些人貌不出众,然而他的气度翩翩,在人们面前总显有一种非凡的气质,表现出无处不在的自信呢? 这里就谈到了拥有自信的方法和技巧。俗话说:“金无赤金,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也没有完美的人,人人都有缺陷、都有不足,做人重要的是扬长避短,挣脱“短处”的锁链,摆脱它对心理的控制,让全身心获得一种自由地走向生活。 在你感到自卑,缺乏自信的时候,你应该平静你的心态,学会仔细观察,只要你善于运用自己明亮的眼睛,你会不难发现周围你认为最完美的人其实也有缺点和短处。或许这些缺点和短处正是你的长处。 例如:你若感觉自己的个子矮,你会常常羡慕那些个高的人,但是你可能相貌很好,你的学习成绩,工作水平很高,或许你有一个美满的家庭,这些条件那个高的人不一定全具备的,这就是你自身的闪光点。 众所周知,钱是很重要的东西,也是所有人都离不开的,人们都迫切希望拥有它。人们常常羡慕那些有钱人,向往出门轿车,家居豪宅的生活。所以在那些有钱人面前有些人感到自己不如别人,产生自卑感,为此而懊恼。 我们知道,很多有钱的人却不能拥有健康,他们被疾病困绕缠身,痛苦不堪。钱虽好,但是买不来健康,健康对那些疾病痛苦中的人们是多么珍贵和美好。 而穷人没有钱,却拥有了那些有钱人非常想得到的健康,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自卑呢?总之,拥有自信并不难,你只要平静心态,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用你的这些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你就会拥有自信! 我们经过长期的总结和分析发现,一个人的脸皮状况与自我意识有非常明显关系,一个人越是能意识到自己长处和优点,其心理状态就越佳,脸皮抵御外界干扰、刺激就越强,就越不会被失败和挫折吓倒、。当别人不给自己面子,甚至有意让我们难堪、出丑时,我们依然能够用自我肯定的,即依靠我们的脸皮来实现心理上的平衡及精神上的解脱,脸皮此时也就发挥了无穷的威力。 疯狂英语创始者李阳,在兰州大学读书时英语考试时常不及格。但到大学二年级时必须要过英语四级,否则就拿不到学位证书。 为此他独自一个人跑到陵园里大声读外语,不多时他发现英语进步的很快。李阳开始了反省:原来由于自己脸皮薄,怕读不准外语,因而不敢开口,而越不敢开口就越读不准外语,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而现在进步快的原应就是因为自己独自一个人在陵园大声阅读而不怕别人指责,李阳意识到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就得不怕丢脸,大胆阅读。 为此他开始走出陵园到大庭广众之下放声朗读。为了更好的锻炼自己的脸皮和胆量,他还穿些奇装异服,带上耳环。果然遭到了很多同学的白眼,甚至有人说他“自不量力,当众出丑,不知羞耻......” 但对于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吓倒。因为他有自己坚定的目标就是锻炼自己的胆量和脸皮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结果在英语四级考试中名列全校第二名,最终的成功是对那些嘲笑者的有力回击。同时别人的嘲笑也给了李阳锻炼自己的机会。现在李阳的名字已享誉海内外,他最终赢得了属于自己的真正的“面子”。 我们所说的脸皮厚正是心理健康,勇敢坚强,心胸开阔,充满自信,心理素质高的表现。它对我们发挥自身潜能,把握机遇,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更好地适应社会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而有利与我们积极地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现代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机遇对每个人来说是均等的,但它更青睐与那些善于把握它的人。我们周围的一些成功的人,他们的智力并不比我们高多少,但他们都比较善于把握和利用机会。而脸皮厚薄又决定了我们把握机会的多少。 脸皮薄者前怕狼后怕虎,怕丢脸,怕别人笑话,怕出丑,怕失败,总是处于消极被动地位,很多本应该能抓住的机遇,结果与之擦身而过,更谈不上成功。 而那些脸皮厚者无所顾虑,坚定自己的目标,敢想敢做,敢做敢当,不怕出丑,不怕失败,因而他们获得的机会就多,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许多天才因为缺乏勇气而在这个世界上消失。每天默默无闻的人们被送进坟墓,他们由于胆怯,从未尝试努力过,他们若能接受诱导而起步,就极有可能功成名就。过去不等于未来,一百个想法,不如一个行动。 怎样拥有自信,就是不断丢脸、丢脸,直到丢得自己满不在乎了,你也就成功了!人生最大敌人就是我们自己,不战胜自己又何谈战胜别人?只要我们充满自信,坚定自己的目标,契而不舍,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够成功

为什么有的人非常自信,有的人却非常自卑

因为成长的环境不同,经历不同,阅历不同,性格当然就不同,自信阳光的人是因为心里坦荡荡的。与人相处比较舒服。而自卑的人。有社交恐惧症。与人相处,胆小怯事。


喜欢或者爱上一个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为

可能你真的喜欢上了一个人.....自卑感源于你无法自信的掌控这段感情,所以,你记住雪总的一句话: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上吧!万一成功了呢……

一个人有两种性格,一种极度自卑,一种极度

这不是双面人,自卑是他的真实,自大是自卑者偶尔的面纱,因为内心的不确定,所以伪装成功者的样子,如若真的心有底气,又何患质疑与托词。

我为什么总感觉自己什么都不如人家,特别自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所有人都存在自卑情绪,只是程度不一。”

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卑的时刻,所不同的是:有些人的自卑时刻比较少,而有些人可能大多数时候都处在自卑时刻当中;有些人可以很快从自卑状态中走出来,而有些人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跟自卑“战斗”。

人为什么会有过度的自卑?

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过度自卑产生的几个原因。

首先我们一定会考虑成长过程中,重要他人的影响。

重要他人包括重要抚养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经常跟孩子在一起,照顾孩子,对孩子来说特别重要的人;重要他人还包括权威人物,学校的老师,或老师角色的人。

我们知道,我们最初对自我的认识其实是来自他人的,主要是以上这些重要他人,重要他人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从镜子里得以看见自己的样子。

如果这些重要他人在与我们相处时,大多数时候是认可的、夸赞的、欣赏的、关爱的,那么我们就会从对方眼里看看见一个“优秀的”、“可爱”的自己,形成牢固的自信心。

反之呢,如果这些重要他人经常批评我们、指责我们、嘲笑我们,或者忽略我们,那我们就会看到一个“不好的”、“不可爱的”、“没有价值的人”!

如果这些重要他人长期地忽略我们,没有交流,没有陪伴,甚至没有看见,就当我们是空气或者不存在一样,那么我们很可能也看不见自己存在的价值。在这些环境下,一个人的内在很难形成坚固的自我力量,会对自我产生怀疑。

重要他人的影响还包括榜样的力量。

如果家庭里的重要他人本身是缺乏自信的人,那么他们的行为:退缩、回避或极力表现,很可能潜移默化地“传承”给我们。

学校环境中还包括同伴关系。

如果我们能很好地融入同伴关系,又被同伴认可、喜欢,那么我们很容易获得自信;反之,如果我们遭遇排挤、疏离,甚至欺凌,那么就很容易产生自卑。

再一个是个人的经历,尤其是从6岁左右开始的经历,会很大程度影响一个人的自信心形成。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6~12岁,是发展和形成能力的重要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通过努力的学习,如果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那么就会顺利发展出能力的品质,但如果总是遭遇挫折、失败,又无法找到有效的应对,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我们为什么会花这些时间去探讨自卑的原因,是因为我们需要从原因里去寻找有效的方法。

当我们已经陷入了自卑当中,我们怎么做,可以从那个循环的“圈”里跳脱出来,重新发展出自信心呢?

首先,我们可以重新去解读一下自卑。

大家还记得吗,在这篇文章的开始,我就引用了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对自卑情结的论述:“所有人都存在自卑情结,只是程度不一。”

也就是说,自卑是一个人的正常情绪之一,每个人都有,不是哪一个人特有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过,当我们觉得自己有一些跟大多数人不一样的部分时,会觉得自己是独特的,尤其是这不一样的部分是“问题”时,我们就会觉得孤独无援,无力、绝望的感觉会更加强烈,以至于都没有办法去寻找解决的方法,甚至根本都不相信会有解决的方法。

所以在这里想给大家一个实用小锦囊:当意识到自卑来临的时候,做几个深呼吸,然后对自己说:“嗯,大家都有心里没底的时候呢!这很正常!”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给自己贴上标签,并被禁锢在自己贴给自己的标签里。

比如我自己,总是给自己贴这样的标签:“我是很容易发胖但又很难瘦下来的体质”。

这听起来是很无奈的感觉:天生的,有什么办法呢?!

但实际上我很清楚:这样的说辞,只是给自己找到了一个一直胖下去,同时又不用我自己负责的理由而已,哪有什么天生瘦不下来的体质,只是没有好好坚持运动而已。

自卑也一样,当我们评价自己“我是一个极度的自卑的人”的时候,其实无意识中将自己装进了那座无形的“无可奈何”、“为力”的铁笼里,所有的做为、力量和办法都被禁锢,就算是有都没有办法好好施展出来。

客观地认识自己对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

人在自卑的时候是片面的,眼睛只看到自己不好的部分,思维里也只有消极的部分,但是,好的那一部分如何能看得见?

一方面需要借助别人的慧眼:最爱你的家人、身边的朋友、欣赏你的领导、友善的同事等,从他们的眼睛里去看自己好的那一部分。

我经常会建议我的来访者们,去采访五至十个甚至更多的身边的人这样的问题:你认为我的优势有哪些?或者你最欣赏我的部分是什么?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对自我的感觉,如果你认定自己是个糟糕的人,那么无论别人如何夸你你都会持怀疑态度。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是:

第一,停止和自己的“战争”,与自己和解。

停止对自己的批判、指责、苛刻等等各种敌对的、攻击性的行为,我们会看到,很多人会习惯地自带“监工”,这就像是身体住着两个人,一个被打击得畏畏缩缩小孩儿,另一个是负责苛刻指责的监工,监工不断跳出来指责小孩儿:你这样做不对、你做得不够好、你笨死了••••••与自己和解的前提是撤掉监工,换成包容友善的妈妈,给小孩儿鼓励、赞美、有效的指引等。

第二,练习用“第三只眼”看自己,用客观全面的眼光去看自己: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心理咨询师有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叫做“觉察力”,我们形象地称这种能力是“用第三只眼看世界”。“第三只眼”,是要穿越内在的固有模式、穿越情绪情感,站在一个更高、更全面、更客观的视角,去看“客观存在”。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画面:“第三只眼”就如同一盏更高智慧的探照灯,它凌驾于我们的头顶之上,或者脱离我们之外,以“旁观者”的身份,发觉。

自卑,大多来自与别人的比较。人是社会的人,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进行横向比较,张三比李四更漂亮一点;王二比赵五更有能力一些、、、、、、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当年从江苏江荫的农村考入北大,进入大学之后发现身边的同学和老师都洋气得很,相比之下自己就是一“土包子”,自卑是可想而知的,刚开始呢为了迎合同学们,他省吃俭用请同学吃饭吃零食,主动帮同学买饭打开水,后来发现北大都是才高气傲的才子,根本不吃这一套;所以就拼命学习,意思是我把学习搞好了,你们总看得起我了吧!结果学习没拼一去,把身体给累成了肺结核,住了一年医院,在医院里看了几百本书,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

跟人比,没有任何意义,进步都是关于你自己的事情,你只要保持你自己的生命在进步就好,别人比你好还是比你差,关你个屁事!

俞校长跨越自卑这道坎儿,用了一年的身体健康为代价!而我们可以借鉴他的领悟,用以与自己的自卑和解。

我曾经问过一些朋友和来访者们:曾经,一定会有某些时刻,你成功跨越了自卑,重振旗鼓,重新上路,那些时刻里,你都做了些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往往需要思考几分钟,因为我们容易忽略自己曾经的小成功。

出现最多也是我印象深刻的回答是:我成功完成了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很有成就感,于是就又有了信心!

看,成功的体验可以很好地帮我们脱离自卑的泥潭,重新整装前行。

所以,那个被经常问到的问题:我想要克服自卑,我该怎么做?我的回答是:去做点你有把握的、能成功的事情;或者去挑战一个困难,直到成功为止。

我们一直在讲如何从自卑中走出来,那是基于“自卑是不好”的这样的判断,但实际上,自卑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心理能量:我-想-要-更-好!

我想要更好地展现自己、想要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价值、想要更好地存在于这个世界等等,这些内心的愿望,是推动我们不断前进的核心动力。

与我来说,和自卑的关系,与其说“克服”,我更愿意用“相处”来描述。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